第64章 为什么讨厌我(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凉凉君在,自己就找他玩。

文馆其实就是为鹿鸣宴服务的。

这种习俗源自大唐,那时候的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县令会协同考官宴请中第的学子。

宋朝以后的鹿鸣宴成了状元的专属,是尊贤重士的传统礼仪。

苏轼,章衡号称龙虎榜的那大才子都曾参与过鹿鸣宴。

鹿鸣宴也正是有了这么一群人多了几分色彩。

鹿鸣宴成为金榜题名的最高荣誉。

到了如今的大明,鹿鸣宴已经成为读书人心目中的盛宴。

可也正因为是盛宴,规矩也繁杂了起来。

从座次的安排到乐曲处处都是讲究。

就连朱熹都推崇,他说“明人伦、厚风俗”。

可也正是因为他的推崇,鹿鸣宴的文化地位进一步提高。

地位高,规矩自然就多了,就连说话,说什么话,该如何说都有讲究。

成了一场高端,却连说话都不自由的盛会。

怕有的举人在鹿鸣宴上失礼,文馆就应运而生了。

它模仿鹿鸣宴的全部礼仪,教大家到了真正的鹿鸣宴后该如何说话。

本是一件好事情,可到现在也变味了,成了拉帮结派的盛宴。

这些举人就成了大家下注的对象。

一旦某个人在会试高中,那就是押对了宝,哪怕殿试一般般,那也是值得的。

和一个进士有了关系,那可不单单是和他一个人有关系。

能考上进士的就那么一点点人,在进士的背后还有座师、房师,还有同年、同窗,这么大的一张网铺下来。

这就是一个普通进士的实力。

若是押中了状元,那对整个家族的助力都是无法想象的。

鹿、林两位大少为什么拼命的去找余令?

因为余令就是他们的年兄年弟,那是今后的靠山!

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给余令写封信,问题就好解决。

这叫上头有人。

在大明,衙门的运作机制,人情过往机制,上到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全都是以“官”为中心来确定的。

这就是官本位。

按照以往的规矩,举人是没有资格上文馆二楼的。

因为二楼是官员,是来教礼的,指正不足的,学生要避嫌!

余令可不会老老实实的待在一楼,若不是想来见识一下,余令才不会来这个什么文馆。

带着虚假的笑,说着违心的话。

“余解元,你不能去!”

余令笑了笑,把挡在自己面前的手轻轻的按下去,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