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曲水流觞试真章(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羽觞随波辨伪真,停杯处即见元神。
临河敢续兰亭序,笔落方知是否人"
一、曲水浮觞验仙骨
永和九年暮春,会稽山阴的兰渚山下,四十二位名士列坐清溪两侧。侍童将盛满黄酒的羽觞放入溪流,那漆耳杯漂至郗昙面前时,这位琅琊名士却迟迟不举笔。王羲之抚掌笑道:"景升若不作诗,当罚酒三斗!"众人哄笑间,郗昙面红耳赤——原来他早备好的诗稿竟与谢万所作雷同,此刻若誊写便是剽窃,不写又露了腹中草莽。
这般雅集规矩,暗合《诗经·大雅》"既醉以酒,既饱以德"的古训。当年石崇办金谷园宴,更在流觞途中设"诗障":羽觞漂经九曲石渠时,需以竹竿拨动三次方得取饮,拨竿手法不对者,纵有佳句亦要罚酒。《晋书》载,潘岳因拨竿时小指微翘,被讥为"金谷俗态",整整三年不得入清谈之席。
《礼记·射义》云:"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这修身自省的境界,正是曲水流觞的精髓。
二、停杯处即见真章
天宝三载,李白在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畔,亲历过一场"新兰亭会"。宰相李林甫将三百杯金盏放入曲江支流,声称:"能七步成诗者,可取金杯;沉吟逾刻者,罚饮墨汁一升。"王维见金杯漂至,挥毫题壁:"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那"积"字三点水故意漫漶,暗讽李林甫堵塞言路。
这般机锋,在《唐摭言》中另有印证:某寒士在曲江宴上,见金杯漂至却转身取普通瓷杯饮酒。主考官问其故,答曰:"金杯过手留铜臭,不如瓷盏守清白。"竟因此被擢为探花。正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所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这醉态狂姿,实为规避雅集陷阱的护身符。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云:"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这软腰低眉之态,恰是雅集中察言观色的要诀。
三、续写兰亭断俗缘
北宋元佑年间,米芾在润州办"海岳庵雅集",玩出新花样:他将王羲之《兰亭序》拓本裁成残卷,投入山涧溪流。赴会者需在漂流而至的残纸上补写三行,笔法气韵与右军相合者,方能入席。
"这'之'字如鹤舞白沙,定是薛绍彭手笔!"米芾举起一片残纸,却见补写的"惠风和畅"四字中,"和"字口部故意歪斜。众人正疑惑,他忽将残纸浸入溪水——墨迹遇水不化处,正是用了他独门的"海岳松烟墨"。原来这场雅集,实为追查墨方泄露的局中局。
这般手段,暗合《文心雕龙》"秘响旁通,伏采潜发"之论。明代文徵明在《停云馆帖》题跋中揭秘:某次雅集东道主将《兰亭序》"癸丑"二字挖去,能指出缺失并补全者,方获赠宋拓本。正如董其昌所言:"见山不是山,临帖方知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