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赴任省长(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月流火,陈凡的考斯特中巴车碾过临江省省级公路的裂缝,挡风玻璃上晃动着梧桐树斑驳的树影。他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后视镜里映出秘书小唐正对照着行程表,平板电脑的蓝光在省委副书记、省长的白衬衣领口投下细碎光斑。
"陈省长,前面就是临钢集团第三分厂。"随行的省国资委主任老徐指着窗外锈迹斑斑的龙门吊,"这家厂子养活了三代钢铁工人,去年产值还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
陈凡的指尖在车窗上划过,玻璃内侧凝结的细密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他突然注意到厂区围墙上新刷的环保标语,鲜红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覆盖在斑驳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旧字迹上,几处脱落的墙皮下显露出深褐色的铁锈痕迹。
厂区会议室的空调发出沉闷的嗡鸣,陈凡翻看着环保局提供的烟气排放数据,纸页翻动时带起的风掀起桌布一角,露出桌面中央被烟头烫出的焦黑小洞。临钢总经理王振海擦着额头的汗珠:"我们今年投入三千万改造除尘设备,实时监测数据都联网到省环保厅......"
"王总,方便带我们看看在线监测室吗?"陈凡突然合上文件夹,金属夹扣碰撞声让窗边探头张望的工人慌忙缩回头去。
穿过弥漫着铁腥味的厂区时,陈凡的皮鞋在钢渣铺就的路面上打滑。在线监测室的电子屏闪烁着绿色数据,省环保厅技术员正在调试设备。陈凡忽然俯身捡起操作台下的半截粉笔,在监测仪金属外壳上轻轻一划——暗灰色的划痕与厂区围墙脱落后显露的铁锈颜色完全一致。
"这套设备什么时候启用的?"陈凡的指节敲了敲监测仪,震动让屏幕上某个数值出现细微波动。王振海喉结滚动两下:"去年十月份,德国进口的最新款......"
"德国设备的操作界面怎么是中文的?"随行的省工信厅长突然插话,他的影子恰好遮住操作面板上某个磨损严重的按键。陈凡注意到技术员的工作服袖口沾着银灰色粉末,与厂区轨道间散落的烧结矿粉如出一辙。
当晚的省政府党组会上,陈凡将白天采集的钢渣样本推到会议桌中央。省生态环境局长老郑刚要开口,陈凡忽然问道:"临钢的排污许可证今年换发时,在线监测数据是否出现过大面积波动?"会议室顶灯突然闪烁,老郑的保温杯在桌面上震出细微涟漪。
"这是设备调试期的正常波动。"老郑拧开杯盖,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片,"临钢作为省重点企业,环保整改需要时间......"
陈凡将平板电脑转向众人,卫星地图上临江的支流在临钢下游形成诡异的色差带:"上周的暗管排查专项行动,为什么没查第三分厂的老厂区?"省水利厅长手中的钢笔突然滚落,笔帽上的钢印在桌面磕出清脆声响。
第二天清晨,陈凡带着暗访组出现在临钢老厂区。翻过生锈的铁丝网时,他的西装下摆沾满苍耳。废弃沉淀池里漂浮着油渍,暗红色液体正通过隐蔽的PVC管道渗入地下。环保监测员小王突然惊呼:"这个暗管的走向,和去年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图纸完全对不上!"
"陈省长,这肯定是历史遗留问题......"闻讯赶来的副市长老周喘着粗气,公文包拉链挂住了衬衣下摆。陈凡蹲下身捏起把湿润的泥土,指尖搓动时露出内层干燥的灰白色:"上周下过两场暴雨,这土层分层得倒是挺有意思。"
省地质局紧急调来的探地雷达车轰鸣作响,操作屏上逐渐显现的地下管网图中,数条未经备案的管道如同血管般延伸向厂区外的棚户区。陈凡的手指悬在某个交叉点上:"这里是不是去年新建的职工食堂?"
"食堂地基施工时挖出过不明管线。"随行的城建档案员翻着泛黄的图纸,"当时以为是日伪时期的老下水道......"陈凡用钢笔尖划过图纸边缘,某处修改痕迹在阳光下显现出淡蓝色复写纸印记。
当天下午的全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陈凡将暗访视频投放在环形会议屏上。当播放到地下暗管特写镜头时,市发改委主任手中的激光笔突然失控,红点在副市长老周的领口位置抖动不止。
"临钢的问题不是个案。"陈凡关掉视频,打开全省工业污染源分布图,"我在来的路上数过,从省界到临江市,国道两侧有二十七根烟囱冒着黑黄烟。"他的钢笔尖点在某个乡镇位置,"像青岩镇这种传统冶炼聚集区,真的都做到入园管理了吗?"
省工信厅副厅长刚要发言,会议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陈凡注意到某位参会者迅速将手机塞进文件袋。当电力恢复时,他状若无意地走到那人身后:"张镇长的手机壳挺别致,青岩镇的特色矿石工艺品?"
三天后的青岩镇,陈凡的雨靴陷进冶炼厂门前的泥浆里。镇党委书记老吴递来的安全帽带着刺鼻的塑胶味,帽檐处的生产日期标签被撕去大半。陈凡仰头望着正在冒烟的烟囱,忽然问道:"这些民营企业的除尘设备,是统一采购还是自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