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希望之光与艰难攻关(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意外发现如同黑暗中的希望之光,照亮了科研团队前行的道路。然而,要将晶体中模糊的提示转化为能够稳定“宇宙之心”的有效方案,仍需面对诸多艰难的攻关。
回到联盟总部,科研团队迅速集结,围绕新获得的线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根据晶体中的提示,稳定“宇宙之心”似乎需要借助一种特殊的能量共振模式,这种共振模式能够与“宇宙之心”的固有频率相匹配,从而抵消掉来自失控实验的干扰能量。但要实现这种能量共振,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首先,需要精确测量“宇宙之心”的固有频率。然而,“宇宙之心”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得直接测量其频率变得极为困难。科研团队不得不依靠间接的方法,通过分析“宇宙之心”周围的能量波动和时空扭曲特征,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推算其固有频率。这一过程需要极高的计算精度和大量的观测数据支持,科研人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对每一个数据点都进行反复核对和分析,力求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与此同时,要产生与“宇宙之心”固有频率匹配的能量共振,需要研发一种全新的能量发生装置。这种装置不仅要能够产生特定频率的能量波,还必须具备极高的能量输出功率和稳定性。工程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探索各种可能的能量产生和调控机制。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们逐渐找到了一种基于量子场调控的技术方案,有望实现所需的能量共振效果。但要将这种理论方案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装置,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如材料选择、能量转换效率提升以及设备小型化等。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团队还面临着时间紧迫的压力。随着对“宇宙之心”的持续观测,发现其受到的干扰在不断加剧,宇宙的能量平衡和时空结构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微妙但不容忽视的变化。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并实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联盟内部各成员文明纷纷伸出援手。不同文明的科研机构和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的技术和经验,为解决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擅长材料科学的文明,提供了新型的超导材料和能量传导介质,有助于提高能量发生装置的性能;而在量子技术方面有专长的文明,则协助优化量子场调控技术,提升能量共振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团队在稳定“宇宙之心”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宇宙之心”固有频率的推算逐渐趋于精确,能量发生装置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然而,科研团队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每一个小的突破都只是漫长征途中的一步。他们必须继续攻坚克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宇宙之心”的目标,拯救宇宙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