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这么久了,终于来历博(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此,人高马大除了先天遗传之外,后天的生长环境也很重要。
相比较南方人,这些东北汉子个子都偏高。估计也跟东北的经济有关,共和国长子不说说说而已。
在没有改革开放之前,东北一直都是国内最有富裕地区之一,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有多豪横?
从下面这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
五十年代,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国内施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国家重点项目,东北独占54项,其中辽宁24项,吉林8项,黑龙江22项,总投资300多亿,占全国重点投资项目的37.3%。
这个年代,全国最为庞大的工人群体都在这里了。
77-78级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个年代出生的东北孩子,生活水平比其他各个地方都富足,个子蹭蹭的长,从生物学的角落来说也是说的通的。
当然,个子高不一定打排球就厉害。
可这绝对是一个优势。
说回这个年代的学生为什么喜欢排球的原因。
主要是排球场容易建,不需要跟篮球一样弄个水泥地,也不需要跟足球一样还占据整个操场,半个篮球场的位置就足够了。
苏亦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排球场,用泥土夯实的地面,种上两个柱子,拉上网,球场的界线都可以用脚划线,也就有比赛的时候,才会放一些石灰粉划界线。
这玩意简单的很,成本也不高,很容易普及,甚至比乒乓球还容易普及,毕竟想要弄一个乒乓球桌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此,大家都普遍会打排球,在南方这种风气就更加普遍。
估计再过几年,女排夺冠以后,全国肯定再度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排球运动。
这一次排球比赛,苏亦属于被拉壮丁,凑人数的。
比赛场地就在第一体育馆东侧的排球场,后世,体育馆东侧的运动场,主要是足球场,还兼做棒垒球、橄榄球场,1个高尔夫打习场兼做田径投掷场。
现在嘛,基本上都是排球场。
此外,燕南园旁边的五四操场也有排球场。
这年头的排球场都是用红泥来夯实的地面,跟操场跑道差不多。
不下雨,它是一个运动场,一下雨,它就是红泥场。
研究生没啥课,苏亦直接被王讯他们从宿舍拽到体育场。
虽然苏亦没在北大玩过排球,但大家一致认为苏亦是会玩排球的,而且还是玩的不错那种。
苏亦也不知道这帮家伙啥时候对自己有这种迷之自信。
用王讯的话来说,“小师兄,你就算不会玩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站在场内就行了,到时候你当一传。”
苏亦不知道他打啥主意,“你这个什么破战术?我要是不会打球,你还让我当一传,占位不说,还拉低整体水平,那必输无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