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考古学是什么(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亦刚问完。

就发现自己白问了。

因为这几个货,确实不好奇。

张新顺着他的话,问,“这有啥不同吗?”

苏亦不说,他都不知道这里面有啥差别。

但是苏亦挑头了,其他人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了。

苏亦只好说,“受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概念影响,从50年代以后,咱们国内的秦汉考古包含战国考古。如1962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就同样只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同样将战国与西周春秋分开置于封建社会一样。所以,后来为了明确历史分期,就改成战国秦汉考古了。”

众人恍然。

苏亦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然而,偏偏他还不能说。

因为这个问题到八十年代以后,又改变了。

1984年《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出版,战国就被列入第三章“商周时期”,第四章“秦汉时代”自然从秦开始。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1949-1966、1971-1982年间的战国秦汉考古,无论在田野发掘报告数量,还是考古学专论数量,都远超其他各时段考古。

不过随着1980年代初战国与秦汉考古的“分手”,秦汉考古才略逊于夏商周考古并基本延续至今。

这也是为啥,后来北大没有战国秦汉考古课程的原因。

因为这俩已经和平分手了。

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八卦没法说给他们听。

不能说,就只能继续去翻书了。

张新等人好像听,却被苏亦轰走了,“现在不是上课时间,我还要看书,闲聊回宿舍再说,现在没时间。”

看着苏亦一本正经地模样,众人很自觉的离开。

跟苏亦相处那么久,小师兄的博学他们知道,但小师兄的努力他们也清楚。

天天看到苏亦中午不休息,提前拎着一垒书到教室翻看,就可以推测出这些年来,苏亦的阅读量有多大了。

阅读量怎么来的?

当然是要用时间来积累的。

平素的苏亦可以跟大家嘻嘻哈哈,但认真起来的小师兄也挺严肃的,颇有宿先生的风格,有时候,众人还是挺怵苏亦的。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离开。

跟苏亦比较熟的张新就留下了,还征求似地问,“小师兄,桌子上,你不看的书,我可以看一看吗?”

苏亦点头,“随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