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突然乱入的定陵(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清史他没啥研究,但,对于定陵以及定陵博物馆,他可不陌生啊。
深入了解以后,苏亦才知道许大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曾被调至定陵博物馆指导陈列工作。
这个时候,北大已经停课了。
历史系更是不需要什么老师,去定陵做陈列工作,对于这位明史专家来说也算是专业对口。
之前,在祖庙工作站的时候,苏亦还跟沈明等人分享定陵的发掘过程,要论对定陵的了解,他肯定比许婉韵更加清楚。
然而,对于在定陵博物馆待了一年多的许大龄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博物馆陈列方面,许大龄绝对是专家级别,然而,对方终究不是考古学家,在墓葬方面,这位明史专家了解的并不多。
许婉韵也看出来苏亦对这个方面感兴趣,也有意识的把话题往这方面带。
定陵对于这个年代的学生来说,同样也是非常神秘的存在。除了早些年,因为某些原因被破坏之外,对于定陵,国人总是存在着某种特殊情怀。
就算是现在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一提到定陵的时候都两眼发光。
那个年代,全国上下都乱糟糟的,然而,偏偏定陵博物馆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却显得热闹非凡,多国领导人到访首都,都会选择去参观定陵。
许大龄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调到的定陵,甚至还有后来的梁晓工作组。
许大龄本来不愿意回忆这些过往,然而,对许婉韵这些小辈,他又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或许觉得这些过往对于许婉韵这个故人之女来说也不是什么辛秘。
别人在得知他过往境遇之后,依旧选择过来看望他,危难之间见真情。
所以,聊着聊着,老人也开始陷入了回忆,慢慢向苏亦他们讲述着那些过往不为人知的历史。
“定陵的发掘对于当时史学界来说是大事,你们俩是学考古学的,对这段历史应该不陌生。当时,发掘定陵就是由史学界发起的,一开始阻力很大,主要就是来自于文物系统,国家文物局以及中科院考古所都旗帜鲜明的反对,尤其是郑振铎部长以及夏鼐先生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说到这里,许大龄继续说,“郑先生当时担任文物局局长,对国内文化遗址的现状有极为清晰的认知。认为当时发掘定陵的条件并不成熟,同样夏鼐先生也觉得仓促发掘定陵有些草率。他俩都是国内文博考古界的领头人,政府方面也尊重他们的意见,因为如果没有考古界力量的参与,史学界是没法发掘定陵的。”
这话好像是废话,但也是实情。
史学界发起发掘定陵的计划不假,但考古所不参与,肯定是挖不起来的。
但最终都同意了这些发掘,对抗也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