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敦煌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永兴曾就读清华,后来随着清华南迁,到西南联大,后来又到北大文研所史学部读研。北大文研所在昆明的时候,是独立于西南联大的,跟西南联大并没有隶属关系。

王一边在文研所读研一边担任研究助教,助教的职位直到46年北大回迁,他因故离开北大才结束。

他之所以离开北大,完全就是因为陈寅恪先生要会清华大学,点名要他当助手,因为,当时陈寅恪先生的眼疾已经很严重了。

正因如此,王永兴在清华一待就是好几年,不过52年院系大调整的时候,他并没有如同周一良一样被调任到北大,而是担任清华工农中学常务副校长。

后来,又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1958年至1978年,在山西省师修学院任教,曾参加中华书局点校“二十四史”的工作。

也只是因为如此,才能跟邓广铭认识,所以三王被邓广铭如此欣赏是有原因的。

王永兴被调入北大历史系以后,一个学期,同时开设了两门课程。这样的老师,可不多见。

毕竟,北大的名师虽然不多,但并非没人,就算在隋唐史方面,张光达先生也有不俗的功底。

隋唐史跟敦煌学,这两个课程,苏亦想都没有想到就选择敦煌学。

因为隋唐史部分,对于苏亦来说可学可不学。

而且之前蹭张光达《中国通史》课程的时候,对方讲授的就是隋唐史部分。

这个时候,张光达的研究方向依旧集中在隋唐史以及中亚史,他的隋唐史造诣不俗,对于苏亦这样一个半吊子来说,听他的课程足够了。

不需要特意跑去王永兴的课堂再次听隋唐史。

而北大之所以开设《中国通史》隋唐部分,又开设《隋唐史》,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这两门都是中国史的专业基础课。

实际上,也不仅北大历史专业的学生要上,就连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也都要上。

至于《隋唐史》则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王永兴是敦煌学的大牛,苏亦是知道的,前世是就没少听过他的名头。

他以前在云大读研的是一个师兄后来考入兰大读博,研究的方向就是敦煌学,他之前做考古公众号策划敦煌学推书的时候,就曾经跟这位师兄求助,对方就曾经给推荐王永兴的专着。

以前,苏亦的刻版印象,研究敦煌学的大牛都在兰大,现在看来,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