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宅兹中国(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直到八十年代政府才决定重建玉台寺,这是后话。

如果不出意外,自己学成归来,应该有资格参与玉台寺的重建工作了。

对于,玉台寺的重建,他还是很感兴趣的。

除了名山名寺之外,剩下的就是名人。

不过像梁启超这种写进中国近代史的人物,很遗憾,并没有。

但,次一级的,还是有的。

比如,着名的地质学家陈国笪,这位爷就是以始创“地洼学说”称诸于世,被誉为“地洼学之父”,与李四光并称“南陈北李”。

至于地洼学说是干啥用的,不学地质学的人,估计不知道。

简单来说,陈国笪发现大陆地壳的新构造单元——地洼区,建立地洼学,然后被在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找矿,取得显着成效。

所以,后世家里有矿的同学们,如果真要感谢哪一位大佬的话,非陈院士莫属。

嗯,78年,院士制度还没恢复,对方两年后才评上学部委员,但在国内地质学上,这位已经金字塔顶端上的人物。

如果苏亦不学考古学,而是跑去学地质学的话,以天马的宗族观念之强,苏亦不用想都会是院士的亲传弟子。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天马的陈姓大族,天马基本上都姓陈,牛人都姓陈,苏亦家嘛,是一个例外。

因为他奶奶是天马人,老爷子苏德章却不是。

其实,苏亦的老家也不在会城镇,而是在棠下镇的苏家村,前世,棠下镇已经被划到蓬江而非新会,但现在依旧属于新会县管辖。

不过苏家因为战乱的原因,到老爷子这一代人丁凋敝,直属亲属已经没有多少个,甚至,苏亦的大爷爷在抗战时期,已经牺牲。

这种情况下,亲戚已经不多。

老爷子似乎也不太愿意回苏家村,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苏亦都会在天马待着。

只不过他奶奶因病辞世多年,老爷子一直都没有续弦,这一次回乡扫墓就是给他奶奶扫墓,用老爷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告诉奶奶,他有出息了考上了北大。

实际上,奶奶去世的时候,苏亦还太小,记忆太模糊了。

唯一的印象就是奶奶从来不骂人,温婉慈祥,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而且,学识渊博,旧学深厚。

苏亦5岁起,就是她奶奶给他发蒙授课的,或者说苏亦的“小学”童子功就是他奶奶帮忙打下的。

因为奶奶就是市立师范国文系的学生,跟老爷子是大学同学,小姑之所以考上复旦中文系,奶奶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