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这是学堂(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贾家按皇家的指示,办了游园会,因为怕人多,发生事务,三日也做了分流处理,比如初八那日是内城的官员、百姓;九月初九的正日子,老太太和宗室、勋贵、三品上大臣之家,最后一日,就是内外城的百姓均可游玩。

而不得不说,薛家,还有贾家十一子都是那脑子超过体重的主,贾家族学里办游园会,里面他们不好打扰,但是人流这么大,他们在外头不弄点钱,怎么对得起贾家这么大一摊子。于是加上在京的这些姊妹们,几个人合伙,就在外街上又弄了一条灯街,卖点心,卖灯,反正各种时令的小玩艺、还美其名曰,为了分流,不会全往里挤,保证让大家觉得外面也挺好玩的。

而这会子,十一子的协调力就摆出来了,比如既然是皇家的提议的与民同乐,那么划定了区域,就让人下车,下马,车与马有专门的指定地点停放,大家走着进去。当然,停车马自是要收管理费的。万没有白做的可能性!

一个原本在宁荣街的游园会,变成了,以宁荣街为主的,附近三条大街的大庙会。

欧萌萌知道,但没管,她喜欢这些小屁孩子们喜欢赚钱,至少是个爱好,有爱好的人,活得比较快活。

而皇家的目的其实也达到了,因为这么大的庙会,真的全京城的人都动员起来,有来玩的,有的来赚钱的。反正各取所需,大家都没啥损失。

所以九月初八那日,内城里,平民其实并不多,但因为三品上的官员勋贵,宗室都定在九月初九,于是这日就是内城里一些不上不下的人家,还有就是外城住,但是内城有亲戚的人家,一块结伴游玩。谁能想到,这时贾家会自己做了一个庙会来玩?也真的觉得财大气粗了。真的让人又羡又妒了。不过也算了,人家国公府邸,人家又出了皇贵妃,这个还真的嫉妒不来。

初八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了,九日因为正日子,也确定了,要和这些宗室,勋贵们一块游玩,晚饭后欧萌萌就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一块去了游园会。时间差不多,各家也就都到了,也就和老太太领游大观园一般,带着几位最位高权重的老太妃,长公主之类的一块走走看看,这个倒不用贾赦他们介绍,老太太自己都能介绍,当初做的沙盘小样,每一处都是给她看过的。

这种园林式的学堂,占地都上百亩,虽说比不上皇家园林,但是,要知道,这里是贾家的族学,而且只教到童生试过,之后人家就不管了,一个纵是六年收满了,才150人的学堂,您做一个这么大的族学出来,你让天下着名的四大书院怎么想?让国子监怎么想?大家一块看着欧萌萌,都不知道该给她一个什么表情了。

“怎么啦?”欧萌萌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啦?坐在敞棚的大马车上,回头看看众位贵妇?

这车就是仿的现代园区的电瓶车,弄成六轮的,一排可以坐两位,然后一共五排,一车可坐十位。前头用一头牛来拉车,不容易被惊着,由个家丁拉着慢走就成。

这么慢慢的转着转一圈,一个晚上时间就过去了。然后就能把这些人送回去,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欧萌萌此时就坐在第一排右边的位置上,给众人做介绍,结果看看众人的表情,她都不禁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老太太,这是族学?”一位老太妃都想找自己的老花镜了。这不是和她在别人家逛的园子一般吗?这园子修得还更大气一些。

“当然,刚刚就是射箭场,前面就是琴室了,特意在流水之上,这样琴音透着流水,会格外好听。”欧萌萌笑笑,指指流水之上的一个开间,大窗、大檐,在外能看到里面摆列着练习古琴,而上坐上,一个少年,正在幽幽的弹奏着什么曲子,远远的传过来,就像老太太说的,把意境拉满了。这会子带个小姑娘,只怕就能情根深种了。

“你们家多少学生?”纵是知道,一位太妃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没有太多老师,一年一班,一班25人。”欧萌萌还是从从容容的答道。

“就为一百五十人的学生,您让人把宁荣街拆成这样了?”一种长公主忍不住说道,纵她是长公主,也想不到贾家有此大手笔。为一百五十个学生,您折出上百亩的地方盖学堂,知道您家有钱烧的,不知道的,真不知道该说点啥,真的一百五十个学生,站这学里,散开了,说话光喊都听不见吧?

“也不是,宁荣街原本就是京城贾氏的聚居地,百年来,人口繁衍,有些人家住不下了,有些人家凋零了,宁荣街上的人也变得杂了。好在老祖苦心孤诣,当初就想到此处,于是,宁荣街上的房地契都是族产,个人不能买卖。所以正好,把人分出去,要钱的,给钱;要房子,分房子。这样,这地方就归于祭田一处,用于子孙读书所用。”欧萌萌笑笑慢慢悠悠的说道。

意思也很明白了,这块的地方和祭田归于一处,祭田的出产,还有这族学也都是供于族人生活,学习所用,纵是贾家抄了,这一块也不是宁荣二府的,而是京城贾氏族人的。既然是属于族人的,他们不介意把地方弄大一点,弄好一点,这样,其实也是替子孙占点地方。说是归族人的,但管事的,还得是宁荣二府的人,毕竟出钱的是他们。到最后,宁荣二府的子孙,吃饭是够了。

“不过贾家这么会教书,还有这么大的地方,原该把学堂办得更好一些的。”某位文官家的老夫人笑着言道,她想的就不同了,她觉得这是贾家准备把学堂扩大的一种信号。而这个,她是赞同的,她家孙子就是因为没有学位,才进不来。现在学校这么大,再说没位置,就说不过去了。

“已经很好了,京中也没有更好的了。”另一位老太太呵呵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