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三峡质检的混凝土魔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93年7月15日凌晨3点20分,三峡大坝左岸导流底孔施工现场。

谢一扬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汗水顺着太阳穴滑落。七月的三峡闷热如蒸笼,空气中弥漫着水泥和钢筋的刺鼻气味。他面前的监控屏幕上,德国监理团队的奔驰车队正穿过三峡专用公路的检查站,距离工地只剩不到二十分钟车程。

“谢总,C35标段的抗压强度只有21.8兆帕,不到设计标准的70%。“张铁柱的机械臂展开全息投影,显示出大坝核心区域的混凝土检测数据,一片刺目的红色警告标志在不断闪烁。

谢一扬的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三个月前,为节省成本,他授意施工队将水泥掺量从设计要求的380公斤/立方米减少到280公斤,同时用河沙替代部分石英砂。这本该是建筑行业常见的“优化“手段,但现在,德国莱茵TüV监理公司的到来让这些小聪明变成了致命危机。

“德国人带了多少设备?“谢一扬问道,同时从西装内袋掏出一枚精致的印章——这是三峡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公章,上周“恰好“落在了他的公文包里。

“三台瑞士产钻芯取样机,五套德国原装检测仪器。“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闪烁,投影切换成监理团队的装备清单,“施密特博士特别申请了军用级渗透仪,能检测混凝土孔隙率精确到0.1%。“

谢一扬嘴角微扬。施密特,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前世2030年三峡大坝位移事故调查组的首席专家,正是这个固执的德国老头。没想到这一世,他们的对决提前了整整三十七年。

“启动'魔术师'预案。“谢一扬按下手表上的加密按钮,“让'演员'就位。“

凌晨3点40分,三峡大坝左岸施工现场。

二十盏探照灯将工地照得如同白昼,三百名工人正在紧张作业。谢一扬站在刚浇筑完成的坝段前,身后挂着“质量重于泰山“的鲜红横幅。他的目光扫过那片灰白色的混凝土表面——下面三米深处,是抗压强度严重不足的劣质建材。

“谢董事长,久仰。“施密特博士的中文带着浓重的德语口音。这个六十多岁的德国人身高接近一米九,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镜片后的蓝眼睛锐利如鹰。

谢一扬热情地握住对方的手:“博士不远万里来指导工作,是我们的荣幸。“

施密特没有寒暄,直接走向刚标记好的取样点:“根据合同第17.3条,我们将对大坝核心区进行随机钻芯取样。“

谢一扬微笑颔首,目光却扫向施密特身后的年轻助手——那是个戴眼镜的中国小伙,胸牌上写着“翻译李明“。这个“翻译“实则是谢一扬安插的人,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高材生,父亲是湖北省建设厅副厅长。

“开始吧。“施密特示意助手架设钻机。德国制造的精密仪器发出低沉的轰鸣,金刚石钻头缓缓刺入混凝土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