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三峡工程的质检风暴II(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92年7月2日凌晨三点,三峡大坝施工核心区。
汉斯·施密特蹲在刚浇筑的混凝土旁,额头上的汗珠在安全帽的矿灯照射下闪闪发亮。这位五十六岁的德国监理工程师用德语咒骂了一声,手指颤抖地抚过那道长达两米的裂缝。裂缝像一条狰狞的蜈蚣,在尚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表面蜿蜒。
“Gott im Himmel(上帝啊)...“施密特的声音在夜风中发抖。他迅速从工具包取出裂缝测宽仪,当数字停在3.2毫米时,蓝色的瞳孔骤然收缩——这远超设计允许的0.2毫米上限。
混凝土搅拌站的轰鸣声从两百米外传来,施密特顾不得擦汗,抓起数码相机连拍十几张照片。当他弯腰拍摄裂缝横截面时,矿灯照亮了更可怕的景象:裂缝深处,本该密布的钢筋稀疏得可怜,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竹筋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几根明显是废弃铁丝。
“谢!一!扬!“施密特咬牙切齿地挤出这三个字。作为德国最大的工程监理公司派来的首席专家,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三峡大坝,这个号称“百年工程“的庞然大物,核心部位正在被劣质材料侵蚀。
他刚站起身,背后突然传来脚步声。施密特迅速将相机塞进工作服内袋,转身看到三个穿扬帆集团制服的中国工人站在阴影里。
“德国佬,这么晚还在工作?“为首的工人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施密特认识他,是谢一扬的嫡系,工人们私下叫他“铁手张“。
“我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施密特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指向裂缝,“必须立即停工,报告国务院质量委员会。“
金牙工人凑近看了看裂缝,突然大笑起来:“施先生眼花了,这是正常收缩缝。“他转身对同伴使了个眼色,“送施先生回宿舍休息吧,老人家熬夜容易看错。“
两个壮汉一左一右架住施密特时,德国人终于意识到危险。他挣扎着大喊:“放手!我有权直接向柏林总部报告——“
一块沾满机油的抹布突然塞进他嘴里。施密特被半拖半抬地带向搅拌站方向时,看到金牙正在打电话,谄媚的声音飘进耳朵:“谢总,您料事如神,德国佬果然发现了...“
同一时间,宜昌桃花岭宾馆顶层套房。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机贴在耳边,俯瞰着长江夜景。江面上,运送建筑材料的货轮灯火通明,像一串浮动的珍珠。
“处理干净。“他对着电话轻声说,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明天的天气,“记得拍事故现场照片,要能证明是他自己失足。“
挂断电话,谢一扬转身走向套房里的实木办公桌。桌上摊开的三峡工程进度报告显示,大坝已经完成43%的混凝土浇筑。他用红笔在某项数据上画了个圈——抗压强度:52MPa。而实际上,根据他安插在实验室的人报告,真实数据连30MPa都不到。
“老板,德国大使馆那边...“张铁柱的机械眼在昏暗的套房里泛着红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