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光谷的技术反制(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91年12月16日,凌晨3点17分,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

康宁公司首席法务官理查德·斯通将一摞文件重重摔在橡木会议桌上,惊醒了打瞌睡的助理。“这些中国人简直无耻至极!“他指着文件上长飞光纤的产品结构图,“连分子排列都和我们一模一样,还敢声称是自主创新?“

窗外,纽约的雪下得正紧。理查德松了松领带,转向玻璃幕墙上的投影——那是康宁实验室刚拿到的长飞光纤样品分析报告。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截面图。

“先生们,“理查德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我们找到了决定性证据。“他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一个实验室日志的扫描件,“这是长飞光纤研发中心的内部记录,明确提到了'参考康宁专利技术'。中国人在盗窃我们的技术后,甚至懒得修改文档措辞!“

助理递来一杯黑咖啡,理查德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让他更加清醒。“明天提交诉状,申请冻结长飞光纤所有海外资产。“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要让那个叫谢一扬的中国暴发户知道,偷窃美国技术的代价是什么。“

同一时刻,武汉东湖高新区,扬帆集团总部大楼。

谢一扬站在全景落地窗前,手中捏着刚从纽约传真过来的文件。窗外,光谷的灯火在冬夜里显得格外冷清。他的倒影映在玻璃上,与远处长飞光纤工厂的轮廓重叠在一起。

“老板,康宁这次来势汹汹。“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将分析报告投影在空气中,“他们掌握了我们三处实验室的内部记录,包括林教授团队早期的研发日志。“

谢一扬的指尖轻轻敲击着窗玻璃,节奏如同倒计时。“林教授知道了吗?“

“已经通知了,他正在赶来。“张铁柱顿了顿,“但有个问题——康宁的证据里,有一部分来自我们内部数据库,而且是三个月前的最新记录。“

谢一扬的手指突然停住。这意味着,长飞光纤内部有人向康宁泄密。

电梯“叮“的一声响起,林教授匆匆走出,眼镜片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这位武汉邮科院的顶尖专家此刻面色苍白,手里紧握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谢总,大事不好!“林教授的声音有些发抖,“康宁拿到的不仅是早期参考文档,还有我们上个月的核心实验数据!“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标满红色批注的文件,“您看这里——光纤预制棒的沉积参数,和我们内部报告一字不差。“

谢一扬的目光扫过屏幕,瞳孔微微收缩。这些数据若是被法庭采信,长飞光纤将面临至少十亿美元的专利赔偿,更别提国际市场禁售的毁灭性打击。

“查。“谢一扬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冷得像冰。

张铁柱的机械臂立即接入公司内网,虹膜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三分钟后,他抬起头:“老板,数据库没有外部入侵痕迹。泄密者很可能是内部人员,而且权限不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