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武钢魔改计划(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91年2月2日,武汉钢铁厂第七分厂

凌晨三点十五分,第七分厂的炼钢车间依然灯火通明。陈卫国站在转炉控制台前,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在高温下瞬间蒸发。他盯着温度表上1650℃的读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工作服口袋里那张支票——谢一扬昨天塞给他的,数额足够在澳门赌场输上整整一个月。

“陈厂长,您确定要这么做?“工程师老赵凑过来,声音压得极低,“特种钢轨的配方是部里定的,私自改动……“

陈卫国猛地转头,钢水映得他半边脸猩红:“闭嘴!“他抓起对讲机,“三号转炉准备出钢!按新配方投料!“

行车吊着料斗隆隆驶过,将钒、钛、铌等稀有金属倒入沸腾的钢水中。这些本该用于装甲钢的添加剂,此刻正被掺入民用钢轨的配方。陈卫国盯着手表——谢一扬说过,乌克兰专家计算的最佳合金化时间是142秒,多一秒都会影响晶界强度。

142秒整,他挥手示意出钢。炽白的钢流倾泻而出,在模铸槽中凝成赤红的钢坯。车间顶棚的积雪被高温蒸腾,化作细雨落回地面,发出嗤嗤的响声。

“强度会超标的……“老赵还在嘟囔,被陈卫国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车间后门突然被推开,寒风卷着雪花灌进来。谢一扬穿着藏青色呢子大衣走进来,身后跟着独眼保镖张铁柱和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陈卫国瞳孔微缩——那两个乌克兰专家眼睛布满血丝,脖子上还有淤青。

“陈厂长,久等了。“谢一扬微笑着递来一支万宝路,火星在钢水映照下显得多余。他转向乌克兰人,“瓦列里教授,请验收你们的作品。“

年长的乌克兰人颤抖着戴上耐热手套,从冷却中的钢坯上切下试样。便携式检测仪发出滴滴声,他盯着读数,突然用俄语咒骂起来。

“他说什么?“陈卫国问。

谢一扬笑容不变:“他说,这钢坯的抗拉强度达到1900MPa,是普通钢轨的三倍。“他拍了拍乌克兰人的肩膀,“当然,也超出苏联原版T-80装甲钢标准的15%。“

陈卫国腿一软,差点跪在滚烫的地面上。1900MPa!铁道部标准才600MPa!他猛地揪住谢一扬的衣领:“你他妈疯了?这钢轨装上铁路——“

“——会成为中国铁路的骄傲。“谢一扬掰开他的手指,从内袋掏出一份文件,“看,武钢与铁道部联合研发'新型高强度钢轨'的批文,今早刚拿到。“他凑到陈卫国耳边,“周明远牵的线,花了点小钱。“

文件上的大红印章刺痛了陈卫国的眼睛。他当然知道所谓“小钱“是多少——至少七位数。钢坯渐渐暗下来,由赤红转为青黑,像一具正在冷却的尸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