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臣们听闻此言,纷纷跪地,高呼“老佛爷洪福齐天,定能长命百岁”,可声音中却难掩惶恐与不安。
慈禧太后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接着说道:“立嗣之事,关乎国本。哀家思来想去,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乃皇室血脉,且聪慧伶俐,可继承大统。”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毕竟,溥仪年纪尚幼,如此年幼的皇帝,在风雨飘摇的当下,能否撑起大清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实在令人担忧。
庆亲王奕匡率先出列,跪地奏道:“老佛爷圣明。然溥仪年幼,恐难以即刻亲政,这朝堂之事,当如何处置?”
慈禧太后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载沣可任摄政王,辅佐溥仪处理朝政。遇大事,仍需向哀家奏明。”
慈禧太后心里清楚,载沣为人忠厚老实,虽能力有限,但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或许是相对稳妥的选择。
军机大臣袁世凯也上前一步,说道:“老佛爷,如今局势动荡,列强环伺,国内亦有诸多不稳因素。新帝即位,需尽快稳定人心,还望老佛爷早做定夺。”
袁世凯表面上是在为大局考虑,实则内心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想着如何在新的权力格局中站稳脚跟。
慈禧太后微微点头,又接着安排了一系列后事,包括新帝登基的仪式流程、朝廷各部的职责划分,以及对一些重要事务的嘱托。
慈禧太后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清楚,似乎想要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政治经验和智慧,都倾囊相授,为大清的未来再做最后一次努力。
整个召见过程持续了许久,待一切安排妥当,慈禧太后已疲惫不堪,她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退下。
大臣们缓缓退出养心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神色,有忧虑、有思索、有期待,而大清的命运,也在这一刻,被悄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