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都想进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守不住并州,我等俱是汉室的罪人!”

看着天边的残月,咸阳城头只见张辽一脸坚毅道:

“华夏之土,中国故地,岂能任由腥膻玷污!”

别误会,此咸阳非彼咸阳。

秦咸阳早在前汉高祖元年(前206)改名新城县,后元鼎三年(前114)又改渭城县,至光武帝立国之后更是直接废除,并入长安县。

此刻张辽所立之处,不过是云中郡的一处小城。

此城地处河套平原,水草肥美,牛羊骏马饲养繁衍众多,且阳光照射充足,有“衔阳养牧”之意,故名“咸阳县”,据说这还是刘邦亲自改的名字。

由于咸阳城位于云中郡的最西边,所以张辽将五原郡军民大多安置在此。

而在听闻了张辽的话后,一旁的度辽将军郭缊亦是忍不住轻叹一声。

“唉~袁本初罪莫大焉!”

虽然张辽是并州寒门,而他是并州士族,但两人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一样的。

先前他对袁绍与魏哲的看法其实并无不同,只因强弱有别才会投靠魏军。

但这次袁绍勾结胡人南下的举动却是真真切切让郭缊深恶痛绝了。

或许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所致,并州的风土人情与关东郡县并不相同。

在并州,士族和平民的矛盾不是主流,土地兼并甚至都不是主流。

要知道并州距离洛阳可是要比冀州近多了,但黄巾起义的时候却从无并州黄巾。

不是并州没有流民,而是在并州诸郡华夷矛盾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西有羌胡,北有匈奴,并州士族对胡人的危害的了解比关东士族更深。

长期处于这种威胁之下,导致并州士族关注的重点也与关东士族不同。

袁绍或许认为勾引胡人南下是权宜之计,正如汉庭也常常驱使胡骑仆从作战一样。

但是在郭缊看来,袁绍此举却是不折不扣的背祖忘宗!

于是在城头商议片刻之后,实在有些担心南匈奴的郭缊当即主动请缨道:“使君,让末将去楼烦关吧,此处北屏云中,南扼太原,西应定襄,东援雁门。楼烦关若是失守,并州全境危矣!”

郭缊口中的楼烦关,其实就是后世的宁武关。

明朝之时,曾在北疆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并州则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

外三关之中,偏关有黄河作为天险,只有冬季匈奴的骑兵才可以踏冰而过,而雁门以山势为天险,骑兵难以突破。唯独宁武关所靠的恢河乃是季节性河流,在恢河断流的季节,匈奴骑兵就沿河谷挥师南进。

因此之故,宁武关是三关中历代战争最为频繁的关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