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思想的战争(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是有大智慧的先行者,领路人!

虽然孔子的成就很高,但却并不是无所不知,所言都是正确的。

也正由此,才会引发了两派的第二个分歧:

即今文经学认为《六经》皆为孔子所作;

而古文经学则认为《六经》是古代典籍,只是经孔子校订整理而已。孔子的贡献在于“述而不作”,继承并弘扬古学。

为什么双方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原因很简单!根本在于双方立场的不同。

立场不一,才会导致今文和古文对六经的态度自然就不同。

今文经学之所以持有这个观点,就是因为孔子“必须”是素王。

因为只要孔子是神圣,所言便是神谕。

如此一来,凡俗生灵自然没有资格篡改。

毕竟圣人乃是无所不知,所言凡人即便不理解也应该听从,而不是篡改。

如果凡人所行和孔子言论相违背,那也肯定是凡人哪个地方做的不到位,而不是孔子错了,毕竟圣人的无所不知,自然是不会错的。

在这个逻辑下,今文经学自然要认为《六经》皆为孔子所作了。

毕竟只有《六经》为圣人言论,凡人才没有篡改的资格。

如此,圣人典籍的解释权,也就是儒门的家法,自然就能世代传承了。

而掌握家法、师法的诸多今文经学的大儒家族,便可以世代不易。

如果他们的想法当真实现,那么这种家法道统甚至会比帝统更珍贵。

即便他们彼此之间也有矛盾,那也只是皮毛之争,不伤根本。

可一旦古文经学得势,他们的根基就会彻底崩盘。

毕竟在孔子是素王,《六经》皆为孔子所作的情况下,他们各家对儒学典籍的解释权是最权威的,在既有的学术框架里谁也无法再推翻他们。

但倘若郑玄这一派的理念大行于世,那么【孔子是素王】【《六经》皆为孔子所作】这两点必然会被否定后,他们自然也就失去了万世不易的根基。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甚至不承认当下《五经》有瑕疵。

郑玄等古文大儒认为如今《五经》是秦火残余,其传述多有缺漏。

可今文经学自前汉开始,就一直坚称【汉初五经均为全本】。

毕竟一旦《五经》有

瑕疵,那就需要弥补。

如此一来,就等于将儒家典籍的解释权拱手相让了。

所以古今之争虽然源自《五经》,但如事情的关键却已然不在古文经的真假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