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改元中平【4K】(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戏志才的脑洞偏偏与常人不同。

他不在意魏哲开出的价钱,反而问道:“带方地处极东,苦寒贫瘠,实非善地。君为县令,将欲何为?”

魏哲闻言也不奇怪,君择臣,臣亦择君。

戏志才此言看似是在询问魏哲的如何施政,实则却是在问他的志向。

于是在沉吟片刻之后,魏哲只能言简意赅道:“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与前汉不同,当下更流行五言诗,故戏志才倒是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反倒是魏哲这个应对方式更让他觉得意外。

不过一想到自己也是借此问彼,那么魏哲以诗言志也没毛病。

而且魏哲此诗同样很有意思,戏志才越是琢磨就越觉得意味深长。

念及此处,戏志才当即抚掌而笑道:“好,那我便去这红日初升之地,看看君是如何与云并齐的!”

此言一出,魏哲这才喜笑颜开。

“一言为定!”

……

在成功将戏志才纳入麾下之后,魏哲心中便再无记挂,

于是在戏志才收拾完典籍笔墨之后,众人便径直往东疾驰而去。

从颍川郡到乐浪郡,粗略来说其实共有两种路线。

一条是从颍川郡北上魏郡,由冀州入幽州,经辽西郡,越辽泽,入辽东郡,而后一路东行便可至乐浪郡。

这条路线主要以陆路为主,粗略估算大概需行五千多里。路程远就不说了,还需要在寒冬腊月穿越辽泽天险,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了。

故此魏哲毫不犹豫选择了第二条路线。

那就是出颍川郡入青州,直接由东莱郡登船至辽东郡,而后再换陆路至乐浪郡。

相比上条路线,这条路线就要省事多了,距离缩短接近一半不说还安全。和两百里辽泽天险相比,渤海上的那点风浪简直不算什么。

况且东莱郡与辽东郡之间的航道古已有之,到如今已然十分成熟。

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东莱郡的东夷人便已经时常乘船往来于辽东和东莱之间了。

及至太祖高皇帝击败项羽一统天下,这条航道已然与内陆水路无异了。

前汉末年,北海都昌人逢萌为避王莽酷政,就曾率家属、宾客六百人浮海至辽东。

倒不是彼时的造船水平有多高,实在是两地的距离太近了

要知道渤海海峡也不过才两百里宽,并且其间还有群岛相连,每个岛屿相隔最多不过二十里。

所以别说是坐船了,便是划着竹筏恐怕也能顺着这条岛链顺利到达辽东郡。

年初的时候魏哲与麾下的两百辽东义从便是由辽东坐船至东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