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激起民怨(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吐蕃这片广袤无垠却又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干裂的大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的水分都蒸发殆尽。平民和奴隶们在繁重的劳役与赤贫的泥沼中苦苦挣扎,他们的身影在滚烫的田间地头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助。风刃率领的第二小分队,如同悄然潜入黑暗的使者,不动声色地融入了这片苦难的人群之中。

风刃身着一袭粗布麻衣,那布料粗糙且打着不少补丁,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生活的艰辛。头戴一顶破旧的毡帽,帽檐耷拉着,半掩着他那深邃而坚毅的眼眸,脸上刻意涂抹的尘土,让他与普通平民毫无二致。此刻,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行走在田间地头,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悲悯,注视着那些在烈日下弯腰劳作的身影,心中暗暗叹息。

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村庄里,风刃看到一群农民趁着劳作间隙,疲惫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心中一动,快步走过去,轻轻坐在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头上,微微叹息道:“乡亲们,这般日子,可真是苦如黄连呐。”

一位满脸皱纹如沟壑纵横的老农缓缓抬起头,他的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如同干涸的古井,毫无生气。他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声音沙哑地说道:“唉,能有啥法子哟,咱这命生来就贱,只能在这苦海里熬着。”

风刃微微皱眉,轻轻摇头,压低声音,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难道就甘愿一辈子困在这无尽的苦厄之中?我听闻那大唐之地,百姓皆享平等之权,无贵族之欺压,人人皆能凭自身之力,过上富足安乐的日子。”

此言一出,原本无精打采的农民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交织的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一个年轻力壮的农民,眼中满是憧憬,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哥,那大唐真如你所说这般好?莫不是哄我们的吧。”

风刃目光坚定,直视着众人的眼睛,斩钉截铁地说道:“千真万确!在大唐,只要你肯辛勤劳作,便能衣食无忧,不必再受这等非人的苦罪。”

这时,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怀中抱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忍不住带着哭腔说道:“我们的孩子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难道就没有个盼头吗?”

风刃心中一阵刺痛,趁机说道:“我们不能再这样逆来顺受下去了,得为自己争一争,为孩子们谋个好前程,去争取那本该属于我们的好日子。”

与此同时,小分队的成员夜莺,打扮成一个走街串巷的卖货女子。她背着一个略显破旧却装满各式小物件的竹筐,脚步轻盈却又带着几分谨慎,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

在一个充斥着绝望与悲戚的奴隶市场,一群骨瘦如柴的奴隶们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般被铁链锁着。他们身上的枷锁不仅锁住了他们的身体,更禁锢了他们的灵魂。夜莺心中一阵不忍,佯装挑选奴隶,缓缓走到他们面前,轻声却又急切地说道:“难道你们就甘心一辈子被人当作货物般买卖,毫无尊严地活着?”

一个身形瘦弱如柴的奴隶,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此刻却闪过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花。他微微抬起头,声音颤抖地问道:“可我们又能怎样?这命运的枷锁,岂是我们能挣脱的。”

夜莺心中一喜,赶忙从竹筐里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物件,悄悄塞到奴隶手中,同时低声说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就有改变命运的可能。那大唐,便是我们的希望之光,指引我们走向自由。”

而在一个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寺庙里,风刃正与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促膝长谈。寺庙内,香火稀疏,佛像蒙尘,仿佛也在为这世间的苦难而黯然神伤。

风刃一脸恭敬,真诚地说道:“老人家,您在这一带德高望重,众人皆对您敬重有加,言听计从。如今这世道,已然黑暗到了极点,我们实在不能再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了。”

老者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可起义之事,谈何容易,那是要掉脑袋的,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会有无数人因此丧命啊。”

风刃紧紧握住老者的手,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然,说道:“老人家,我深知其中凶险。但如今这状况,若不起义反抗,我们和子孙后代都将永无出头之日。我们愿为大家提供支持,只要齐心协力,定能冲破这黑暗的牢笼。”

在风刃和小分队成员们不辞辛劳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平民和奴隶心中,渐渐燃起了对平等的渴望与对现状的愤怒之火。这星星之火,在他们的精心煽动下,正有燎原之势。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风刃秘密召集了一些经过深思熟虑、有强烈反抗意愿的人,地点选在一个偏僻的山谷。月光如水,洒在众人充满期待与决心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