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承乾登基(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元节前一日上午,明媚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星星点点地洒落在甘露殿的地面上,仿若一片片细碎的金箔。李世民的十二个儿子身着华美且庄重的服饰,依次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殿内,汇聚一堂。
殿内的桌案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佳肴美馔,那四溢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诱人食欲。李世民稳坐在主位上,目光中满是慈爱,恰似春日里的柔风般温和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们,微笑着说道:“孩子们,都坐下吧,今日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吃顿团圆饭。”
儿子们纷纷依言就座,气氛庄重中透露出温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亲情纽带将众人紧密相连。
李世民端起面前精美的酒杯,微微仰头,缓缓说道:“这些年,你们在各自的封地恪尽职守,朕深感欣慰。你们有的治理有方,让属地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有的保境戍边,抵御外侮,守护着大唐的每一寸疆土。你们皆是朕的骄傲,也是大唐的荣光。”他的目光依次深情地扫过儿子们的面庞,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
李恪微微欠身,神色恭敬且谦逊,说道:“儿臣能有今日之成就,全仗父皇的悉心教导与英明引领。”
李泰紧接着道:“父皇,儿臣定会继续不懈奋进,砥砺前行,绝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
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中饱含期许,接着说道:“明日将开启新的纪元,希望你们能与你们的大哥携手并肩,延续朕的贞观之治,将大唐盛世推向更高的巅峰,让大唐的威名传遍四海,让百姓的日子更加美满幸福。”
儿子们齐声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齐心协力,为大唐的昌盛竭尽所能。”
饭后,李世民将于志宁、张行成、张玄素、韩瑗、来济、李百药、杜正伦召集至庄严肃穆的两仪殿。
殿内檀香袅袅,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李世民坐在御座上,神色庄重威严,犹如一座巍峨屹立的高山。
他目光如电地看着殿下的臣子们,说道:“诸位爱卿,朕今日将你们召集于此,实有要事托付。”
于志宁等人连忙跪地行礼,声音整齐而洪亮:“陛下请讲,臣等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语重心长地说道:“朕欲传位于李承乾,望你们日后能全心全意辅佐他,助他治理大唐,使之成为一代贤君,引领大唐迈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张行成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当尽心尽力,不遗余力辅佐新君,为大唐的繁荣竭尽所能。”
张玄素目光坚定,语气决然地说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大唐的千秋伟业奉献一切。”
韩瑗郑重说道:“陛下之恩,臣没齿难忘,定当全力以赴,辅佐太子,保大唐江山永固,繁荣昌盛。”
来济朗声道:“臣愿为大唐的昌盛,披荆斩棘,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李百药和杜正伦也纷纷向李世民表达忠心,誓言为大唐的未来奉献全部智慧与力量。
李世民满意地说道:“朕信得过你们。高明年轻有为,但阅历尚浅,还需你们多多匡正,悉心辅佐。”
贞观二十九年上元节,整个长安沉浸在一片庄严而又喜庆的氛围之中。这一天,李承乾正式登基,开启大唐新的辉煌征程。
清晨,天色未亮,墨蓝的天空还挂着点点繁星,李承乾便在侍从们的簇拥下,怀着敬畏之心前往大明宫外的天坛祭天。天坛之上,香烟袅袅升腾,宛如缥缈的云雾。李承乾身着庄重肃穆的祭天礼服,面容肃穆且虔诚,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他双手捧着精心撰写的祭文,声音坚定而洪亮,向着苍天虔诚祈祷:“上苍在上,今李承乾继承大统,必当励精图治,以仁德泽被万民,以智慧守护疆土,保我大唐江山千秋永固,繁荣昌盛如星河璀璨。”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天坛回荡,穿越层层云雾,直抵九霄。
祭天完毕,李承乾又匆匆前往太庙祭祖。太庙之中,灯火通明,明亮的烛光将四周映照得如同白昼。李承乾恭恭敬敬地向祖宗牌位献上珍贵的祭品,然后双膝跪地,叩头行礼,每一次叩头都充满了敬畏与决心。此时的他,心中满是对祖宗的敬仰与对大唐未来的沉重责任,深知自己肩负着延续大唐辉煌的神圣使命。
随后,李承乾回到麟德殿,在内侍的精心伺候下,穿戴起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衮冕礼服。那礼服华丽至极,绣着的龙纹活灵活现,仿佛随时欲腾空而起,翱翔九天。李承乾端坐在大明宫含元殿的御座之上,目光坚定而从容,犹如泰山般沉稳,等待着文武百官的拜贺行礼。
百官们身着庄重华丽的朝服,整齐地排列在含元殿外。随着礼官一声高亢激昂的高呼:“新皇登基,百官拜贺!”百官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鱼贯而入。他们在距离御座数十步之遥的地方,齐刷刷地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如雷霆万钧,震撼天地,在含元殿内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