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精耕细作,全民种田(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灵均鸟瞰三山,又指着老龙山道:“我准备在那里大规模制造土窑,烧制青砖、粗陶和玻璃,以及将煤炭制成焦炭。因为老龙山土质很差,不适合耕种,但有很多适合烧制陶器与瓷器的黏土。”
“焦炭为何物?”孔侑迷惑。
许灵均随口道:“你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将炉温加热到更高的燃料。对于炼制钢铁,一般来说温度越高,越能炼出杂质,制造出更坚固的钢材。未来,我们荡虎山的高品质武器,就将从老龙山的钢铁高炉中诞生。”
孔侑越听越觉得震撼,许灵均计划缜密,高屋建瓴,将荡虎山、朝凤山和老龙山规划得明明白白,俨然是一个农业生产区和工业复合区。
“而那些。”许灵均指着峡谷中反射日光,显得格外刺眼的玻璃大棚,微微一笑,“就将是我们炎黄子孙小农种植的巅峰——精耕细作的大棚种植!”
他带着自豪的口吻介绍:“玻璃大棚都统一修筑了水渠,可以一起引水灌溉,大大提高了对旱灾的抗性;鉴于有玻璃密封,害虫极难入侵,因此能免疫蝗灾,也基本不怕虫害;而且因为所有灌溉都可控,能够靠玻璃抵御暴雨,更不可能受涝灾。”
“旱、涝、蝗,三灾俱免疫,且一年四季都能种田,再也不怕老天爷捣乱。”许灵均眸光灼灼,“孔侑先生,您认为玻璃大棚是否好用?”
孔侑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您,诚然该被封为农圣,配享太庙,与神农、伏羲、黄帝、孔孟等并列。”
许灵均笑着摆摆手:“接下来,我们荡虎山又将有很多项目上马,孔先生若是愿意,可领衔一个,尽快融入我们。”
他啜饮一口蜜浆,孔侑灌下一口老酒,两人相视而笑。
“那里,是演武场吗?”孔侑俯瞰着荡虎山,指着一处东北角,那里正聚集着许许多多的孩童与壮汉。
许灵均摇摇脑袋:“是夜校。刘大有村长在传授《农学》,教农民们用好玻璃大棚;陈生、王有才和宋得志招募了一批同窗,帮我们的百姓扫盲识字,学礼义廉耻和律法规矩;而苏二狗和陈四强,也会在晚上去教《乾军长拳》和《军令口号》。”
“人人有书读,人人懂规矩,此乃荡虎山的理念。”许灵均淡淡道,“我们不教科举文章和四书经典,只是想让百姓懂得文字这种工具罢了。”
孔侑听得如痴如醉:“妙啊!妙啊!这才叫世外桃源!这才是寓教于民!”
而就在两人鸟瞰群山时。
许灵均忽地瞳孔骤缩,因为他已瞥见,在荡虎山的外圈入口处,赫然出现了一大群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流民,他们浑身脏兮兮,衣不蔽体,几乎全身都是冻疮和暗疾,正朝着此处行来。
“铛铛铛!!!”
荡虎山的巡逻哨兵们,也已侦测到流民群,敲响铜锣,向内部发来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