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雾隐锋芒:科技博弈中的虚实之道(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09年11月16日,岛国东京秋叶原的一间秘密实验室里,八名顶尖半导体专家正围聚在工作台前,目光死死盯着被拆解的星达笔记本电脑。电路板上,六纳米芯片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精密的电路如同微观世界的银河。“奇怪,”首席研究员佐藤皱起眉头,用镊子夹起一块看似普通的元件,“根据情报,星宁应该已突破三纳米技术,但这块芯片的架构……”

消息很快传回星宁集团总部。沈知意坐在80层办公室里,看着监控画面中岛国实验室的一举一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三天前,她亲自安排将二十台“特制”星达笔记本电脑投放到国际市场——这些电脑搭载的芯片确实是六纳米制程,但核心参数被刻意调低,还植入了模拟运行数据的干扰程序。

“沈总,岛国企业已经上钩。”沈宁推门而入,手中平板电脑显示着实时情报,“他们正在组织专家团队分析芯片结构,预计一周内会公布‘星宁技术停滞’的报告。”沈知意轻点桌面,全息投影中浮现出星宁真正的三纳米芯片设计图,“这就是‘瞒天过海’的妙处,当他们把精力浪费在破解烟雾弹上,我们的三纳米生产线即将完成调试。”

与此同时,星宁硅谷新区的地下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系统测试。三纳米芯片的晶圆在光刻机的蓝光下缓缓转动,纳米级的电路如同宇宙星云般精密。“沈总,良品率达到92%!”总工程师激动地汇报,“比预计提前了两周!”沈知意戴上防尘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芯片,金属表面倒映着她坚定的眼神。

在岛国,半导体企业的高管会议陷入狂热。“星宁的技术不过如此!”某企业社长拍着桌子,“我们集中力量研发四纳米芯片,三个月内就能夺回市场!”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星达笔记本电脑的拆解报告被反复播放,专家们信誓旦旦地分析着“落后”的技术参数。却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的年轻研究员悄悄将异常数据标记存档——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沈知意并没有放松警惕。她召集星宁文媒团队,在火种短视频上发起“科技探秘”活动。主播们带着观众走进星宁的六纳米生产线,展示看似“核心”的技术流程。弹幕里,海外网友纷纷惊叹:“原来星宁的最强技术就是这个!”而真正的三纳米研发基地,却藏在层层加密与伪装之下。

一周后,岛国高调发布“星宁技术解析”报告,宣称“中国半导体技术仍落后国际两年”。国际舆论瞬间沸腾,部分外媒跟风唱衰星宁。沈知意却在此时召开全球发布会。当她站在舞台中央,身后的大屏幕缓缓升起,露出一台未拆封的星达笔记本电脑。

“今天,我想给大家看个有趣的东西。”她微笑着拆开电脑,取出的芯片与岛国拆解的“同款”外观无异。但当镜头拉近,芯片边缘的微小刻痕组成了银杏叶图案——这是星宁独有的防伪标识,也是开启隐藏程序的密钥。沈知意轻点手机,芯片表面突然浮现出幽蓝的数据流,“这才是它的真实性能。”

现场一片哗然。技术参数显示,这款芯片的运算速度是之前“公开数据”的三倍,能耗却降低了40%。而更震撼的是,沈知意随后展示的三纳米芯片实物,其精密程度让全球半导体专家倒吸冷气。“三个月前,当某些企业忙着拆解我们的‘烟雾弹’时,”她的目光扫过台下岛国企业代表苍白的脸,“星宁已经在三纳米领域实现量产。”

发布会结束后,岛国股市暴跌。那些曾对星宁技术嗤之以鼻的企业,股价一夜之间蒸发数百亿。而星宁的股票却如同火箭般窜升,市值突破新的高度。沈知意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杭城璀璨的夜景,想起大伯爷的话:“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这场科技博弈的胜利,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谋略的完胜。当岛国企业还在为破解“旧技术”沾沾自喜时,星宁早已带着真正的尖端科技,迈向了更高的巅峰。而那片精心制造的“烟雾”,终将成为商业史上最经典的“瞒天过海”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