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那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女帝身着华丽龙袍,端坐在高高在上的皇位之中,她的身姿端庄而威严,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下方的群臣们则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恭敬地俯身低头,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意。
此时,朝堂上一片安静祥和,只听得见大臣们对女帝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他们纷纷赞扬女帝的英明神武和治国理政之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又夸赞大将军英勇无畏,所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敌国闻风丧胆。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之中时,突然间一名小黄门匆匆走上前来,双手捧着一份奏折,高声禀报:“启奏陛下,现有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御弟圣僧求见,倒换文牒!”此语一出,整个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这位来自远方的高僧究竟所为何事。
只见百花羞神色不动,只淡淡开口:宣。
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期待中,来自东土大唐的取经人缓缓而入。
三藏法师行至金阶,参拜完毕,
那女帝道:"勿那长老,你来我宝象国中所谓何事?"
三藏法师裣衽施礼道:"小僧是唐朝释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领有文牒,到陛下上国,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惊动龙颜。"
国王道:"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来看。"
三藏双手捧上去,展开放在御案上。牒云:"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
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宝印九颗)国王见了,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递与三藏。
就在三藏法师正欲退下之际,有人通报,护国大将军凯旋归来,于宫外求见。
只见女帝闻言面露喜色,玩味了看了一眼大唐圣僧,座下众人无一敢直面圣颜,只听到女帝淡淡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宣。
来人早已换下甲胄,战场上那浓烈的杀伐之气也随之消散无形。此刻,一身崭新的大将军官袍穿在他身上,衬得本就玉树临风的奎星更加风姿绰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