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林羽预辞职,武后挽留(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宫廷,仿若被一层浓稠如墨的阴霾所笼罩,李弘病情的阴影犹如沉重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心头。宫墙之内,殿宇重重,琉璃瓦在黯淡的日光下,反射出清冷的光,那光芒仿佛也被这压抑的氛围所感染,没了往日的璀璨。宫廷的廊道蜿蜒曲折,寂静得有些瘆人,偶尔有太监宫女匆匆走过,也是脚步急促,神色匆匆,不敢发出过多声响,生怕惊扰了这诡谲复杂的局势。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各方势力如隐匿在黑暗中的猛兽,蠢蠢欲动,只待时机,便要掀起惊涛骇浪。

兵部尚书林羽,这位宛如异军突起的人物,凭借着从后世带来的知识,在这古老的朝堂之上,绽放出令人瞩目的光彩。他初入朝堂之时,面对大唐军事体系中陈旧的弊病,目光如炬,以超前的军事理念为利刃,果敢地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他重新规划军队编制,引入先进的训练方法,使得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如同雨后春笋般节节攀升。边疆的防线因他的努力而愈发稳固,外敌闻风丧胆,不敢轻易来犯。然而,朝堂之上,绝非一片净土,权谋倾轧、人心叵测的生态,恰似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林羽紧紧束缚。日复一日的勾心斗角,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让他在殚精竭虑处理军务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防来自暗处的冷箭。每一次朝堂上的争论,每一回权力的博弈,都如一把把钝刀,在他的身心上缓缓割划,令他疲惫不堪。而李弘病情的急剧恶化,更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头。他深刻地意识到,在这封建王朝的权力棋局之中,个人的力量犹如沧海一粟,无论他如何努力,能改变的终究有限。

经过多日的辗转反侧,深思熟虑,林羽内心的天平终于倾向了一方。他在那间静谧的书房中,对着摇曳的烛火,反复权衡利弊,最终下定决心辞去兵部尚书之职。他深知,这一决定犹如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但他心意已决,那股从心底涌起的决然,让他不再有丝毫犹豫。

这日,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林羽身着朝服,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武媚的宫殿。宫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可此刻在林羽眼中,这些奢华的装饰都成了压抑的象征。他的步伐虽稳,可眼中却难掩疲惫与决然。他走到武媚面前,缓缓跪地行礼,声音低沉却又透着坚定:“娘娘,臣林羽今日冒昧求见,实有一事相商。臣忝居兵部尚书之位已久,近来深感力不从心,已无法胜任。恳请娘娘恩准臣辞去此职,让臣回归平凡生活。”

武媚原本正端坐在凤椅之上,仪态端庄,神色平静。听闻林羽此言,她那如秋水般平静的面容微微一怔,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她心中暗自一惊,脑海中迅速闪过诸多念头:“林羽在兵部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一手推动的兵制改革,已然成为大唐军事力量的中流砥柱。他这一走,兵部的改革进程必定会陷入停滞,朝堂局势也会因此陷入动荡,这万万不可。” 她太清楚林羽在兵部的分量,在朝堂之上,林羽凭借着卓越的才能与强硬的手腕,早已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此时他若离去,朝堂局势必将受到极大冲击,诸多势力间微妙的平衡或许也会因此被打破。

武媚沉默片刻,这短暂的沉默却仿若凝固了时间。而后,她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与疑惑,如同春日微风,轻柔却又带着探寻的意味:“林爱卿,你在兵部尚书任上,功勋卓着,大唐如今的安定局面,你功不可没。如今你却突然提出离职,莫不是陛下与本宫有何举措不当,让你萌生去意?” 武媚一边说着,一边目光紧紧地盯着林羽的表情,试图从他那细微的神色变化中,探寻到真正的原因。她的眼神犹如犀利的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林羽见状,连忙重重地叩首,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声音中满是诚恳:“娘娘言重了!陛下与娘娘对臣恩重如山,臣铭记于心。只是臣志不在此,如今朝堂局势波谲云诡,臣生怕自己能力不足,反而误了国家大事。” 林羽说话时,身体微微颤抖,那是内心复杂情绪的外在表现。

武媚凝视着林羽,眼中波光流转,心中明白他去意已坚,但她绝不能轻易放走这位得力臂膀。她暗自思忖:“看来普通的询问难以改变他的想法,必须从情感、利益等多方面入手,让他回心转意。” 思索片刻,武媚决定先从恩情切入,试图唤起林羽心底的感恩之情。她微微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怅惘,仿佛在回忆往昔的种种:“林爱卿,你初入朝堂之时,众人皆对你的革新主张心存疑虑,是本宫力排众议,给你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年,无论你推行何种改革举措,本宫始终在背后全力支持。如今你却要离去,难道真的忍心辜负本宫的这份信任与期许?” 武媚说这些话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待,满心期待着这番话能触动林羽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