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皇后被废风波起,武媚封妃路坎坷(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那重重宫闱之中,武媚与林羽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辛探寻,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终于寻得了那一丝曙光。他们手中所掌握的,乃是王皇后与萧淑妃陷害郑贵妃流产的铁证。这些证据,犹如一把把尖锐的利刃,足以刺破那隐藏在后宫深处的黑暗阴谋。

那太监的供词,是在密室之中,于林羽的巧妙诱导与武媚的威严震慑下,战战兢兢吐露而出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那太监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愧疚。购买堕胎药的账本,纸张已经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虽有些模糊,但每一笔记录都清晰地指向了那罪恶的源头。还有宫女的旁证,她在诉说时,眼神中既有对真相的坚持,又有对后宫残酷斗争的恐惧,声音微微颤抖,却又无比坚定。这些证据相互交织,形成了一条坚不可摧的完整证据链。

当这些铁证被呈现在李治面前时,那宽敞的大殿之中,仿佛瞬间被一股冰冷的气息所笼罩。李治原本温和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犹如暴风雨来临前那阴沉的天空。他的眼中,满是愤怒与失望,那愤怒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要将这罪恶的一切都吞噬;那失望,又像是深深的寒潭,透着无尽的悲凉。“王皇后,你身为后宫之主,掌管着这六宫之事,本应母仪天下,心怀慈爱,竟如此狠毒,做出这等残害皇嗣之事,实在是罪不可恕!” 李治的声音,犹如洪钟般在大殿中回荡,带着至高无上的威严与难以遏制的愤怒,震得大殿中的每一个人都心中一颤。

在这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王皇后往日那高高在上、嚣张跋扈的模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支撑。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她那原本精致的脸庞滑落,打湿了她华丽的衣衫。她试图哀求李治的原谅,双手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声音中满是绝望与悲戚:“陛下,陛下,臣妾知错了,求陛下饶了臣妾这一次吧……” 然而,李治心意已决,那冷酷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动摇,当场便下令废除王皇后的后位。

然而,当李治提出要立武媚为皇后时,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巨浪。萧淑妃得知王皇后被废的消息后,心中先是涌起了一丝兔死狐悲之感,毕竟她们曾在这后宫之中相互争斗,如今王皇后的下场,让她也不免有些唇亡齿寒。但很快,这种感觉便被她对权力的强烈渴望所掩盖。她深知,若是武媚成为皇后,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在这后宫之中,将彻底沦为被人遗忘的存在。于是,她如同一只嗅到危险的野兽,迅速行动起来,联合王太后,企图阻止武媚封后。

王太后在宫中德高望重,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科玉律,在宫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当她听闻李治要立武媚为后时,顿时怒不可遏。那原本慈祥的面容此刻布满了寒霜,她拄着拐杖,步伐虽有些蹒跚,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在大殿上声色俱厉地说道:“武媚不过是个出身低微的才人,她的家族在朝中并无深厚根基,怎能母仪天下?这成何体统!” 萧淑妃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在一旁煽风点火:“太后所言极是,武媚心思深沉,手段狠辣,看她此次能将王皇后扳倒,便可知其厉害。若让她成为皇后,恐怕会祸乱后宫,危及我大唐江山。”

为了增强反对的声势,萧淑妃暗中指使自己的心腹太监,如同鬼魅一般在朝堂上散布谣言。那太监在朝堂的角落里,或是与大臣们私下交谈时,绘声绘色地说武媚曾在大明寺修行时与僧人有染,品行不端。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恶意的种子,在大臣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萧淑妃还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贿赂了几位朝中大臣。这些大臣在朝堂上,如同被她操控的木偶,言辞激烈地反对武媚封后。他们以门第观念和道德瑕疵为由,不断向李治施压,朝堂之上,一时间充满了反对的声音。

面对王太后和萧淑妃的强烈反对,朝中大臣们也纷纷开始站队。一些守旧的大臣,他们如同被传统观念束缚的木偶,秉持着古老的门第观念,认为武媚出身不够高贵,不配为后,纷纷上书进谏。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汹涌的潮水,似乎要将李治立武媚为后的想法彻底淹没。

李治看着这些如雪片般飞来的反对奏折,眉头紧锁,心中仿佛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十分烦闷。他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手中的朱笔在奏折上悬而未决,眼神中满是无奈与纠结。他深知武媚的聪慧与贤能,在与武媚相处的日子里,她的机智、果敢以及对自己的理解与支持,都让李治对她倾心不已。李治相信,武媚有能力成为一位好皇后,能帮他打理好后宫,甚至在朝堂之事上,也能给他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但王太后和朝中大臣的反对,如同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他的面前,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难道朕连立后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李治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那龙袍在他的走动间沙沙作响,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