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权力更迭,武媚出家(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代英主李世民驾崩,噩耗如惊雷般传遍长安,大唐的朝堂仿佛被笼罩在一层厚重的阴霾之下。整座长安城沉浸在肃穆哀伤的氛围里,皇宫中的钟声沉闷而悠长,每一下都似在缅怀这位开创贞观盛世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
李世民葬礼结束后,太子李治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位。登基大典当日,太极殿内庄严肃穆,李治身着绣满金龙的华丽龙袍,头戴缀满珠玉的冕旒,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接受百官朝拜。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的每一位大臣,眼神中既有对父亲的深切缅怀,也有对未来治理庞大帝国的忐忑与坚定。
李治心中暗忖,父皇创下的贞观盛世固然辉煌,然朕亦不甘平庸。朕深知这皇位承载的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朕要让大唐的疆域更为辽阔,百姓更加富足安乐。朕虽年轻,却有着满腔热血。
朕将重视农桑,使田野间禾苗茂盛,仓廪充实;朕亦要大兴水利,让江河驯服于朕之治下,灌溉千亩良田。朕还要鼓励商贸,令丝绸茶叶之路更加繁荣昌盛,各国商贾云集我大唐。
朕更不会忘记民生疾苦,朕将广纳贤才,不论出身门第,只要有才学之士皆可为朕所用。朕要太医署人才辈出,让天下病痛者皆得救治。朕定当勤勉治国,不负父皇厚望,也不负这大唐的锦绣山河与万千子民。朕之名字,必将同大唐的辉煌一起,被后世铭记传颂。想到此处,李治微微挺直了身子,望向远方的目光充满了坚毅。
新帝初立,宫廷内的权力争斗却丝毫未减,反而愈演愈烈。王皇后出身世家大族,背后有着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支持。她在深宫中多年,野心逐渐膨胀,一直觊觎着更大的权力。在她眼中,武媚凭借着超凡脱俗的美丽容颜和聪慧过人的头脑,在宫中崭露头角,已然成为她权力之路上的一大阻碍。武媚双眸明亮而灵动,顾盼间尽显聪慧狡黠,面容白皙如玉,身姿婀娜,一颦一笑皆动人心弦。
王皇后与萧淑妃暗中勾结,整日在李治面前诋毁武媚,说她善于蛊惑人心,意图扰乱宫廷秩序。李治刚刚登基,皇位根基未稳,面对皇后和淑妃的不断进言,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敢轻易表态,生怕得罪背后的势力。
一日,王皇后在宫中设下鸿门宴,邀请武媚赴宴。武媚心里明白皇后不怀好意,可君命难违,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前往。宴会上,王皇后突然发难,言辞尖锐,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冷笑:“武才人,你在宫中靠着医术出尽风头,看似风光无限,谁知道你心里到底藏着什么心思?莫不是想魅惑陛下,搅乱我大唐后宫?” 武媚心中一惊,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她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那白皙的面庞在烛光映照下愈发楚楚动人 ,缓缓跪地解释道:“皇后娘娘明察,媚儿一心只为治病救人,绝无其他想法。” 她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王皇后却不打算轻易放过她,脸色一沉,继续质问道:“治病救人?前太子病重之时,你尽心尽力救治,可结果呢?太子还是不幸离世。这其中,你当真没有一丝失职之处?莫不是你医术不精,白白浪费了救治的时机,还是说你本就心怀不轨?” 武媚听到这番指责,心中委屈不已,眼眶瞬间泛红,犹如春日里含露的桃花,惹人怜爱。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条理清晰地急切说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所患疫病极为罕见,我与孙思邈真人都已竭尽全力,查阅无数医书,尝试各种药方,实在是回天乏术。这期间每一步诊断、每一次用药,都有详细记录可查。” 她的回答逻辑严谨,言语间尽显聪慧。王皇后却根本不听她的解释,冷哼一声:“哼,你不必狡辩,谁知道你是不是在为自己开脱。”
随后,皇后冷笑着说:“哼,你不必多说。从今日起,你就离开这皇宫,去大明寺出家,为陛下和大唐祈福,也算是发挥了你的一点用处。”
武媚听闻此言,身体猛地一颤。她怎么也没想到皇后竟如此狠毒,要将她逼至这般境地。
武媚满心绝望与不甘,她望向李治,眼中满是哀求,那眼神犹如受伤的小鹿般可怜。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似是还想说些什么,却又被无奈咽下。可李治坐在一旁,面露犹豫之色,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武媚明白,自己在这深宫中已再无容身之所。
但她深知此刻反抗毫无意义,只得默默应下:“谨遵皇后娘娘旨意。”
回到住处,武媚望着熟悉的一切,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想起自己曾经在宫中钻研医术,救死扶伤的日子,那些梦想难道就要就此终结?然而她性格坚韧,慢慢收起眼泪。既然命运如此安排,那大明寺或许也是一种归宿。
武媚心中五味杂陈。她既对皇宫中的勾心斗角感到厌倦,又对未知的寺庙生活充满迷茫。但当踏入大明寺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寺中的僧人平和友善,这里虽没有皇宫的奢华,却有一种独特的静谧。武媚心想,也许在这里,她可以抛开尘世烦恼,专心研究医学典籍,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济世救人的理想。从此,武媚便在大明寺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