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出城相迎(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33章出城相迎(第1/2页)

八月初。

清晨。

长安。

城西的街道还浸在薄霜里,檐角挂着的露珠没等晒干,就被一阵喧闹搅得簌簌滚落。

石板路上的脚步声、孩童的叫嚷声混着商贩收摊的吆喝,顺着风往城门方向涌——

连鬓角染霜的老人都由儿孙搀扶着,脚步匆匆地往城西城门挤。

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急切,像是要赶去赴一场重要的热闹。

街边粥铺里的热气裹着米粥的清香,靠窗的汉子正捧着粗瓷碗,小口啜着热粥暖身。

忽然听见外边的喧闹声越来越近,脚步声、孩童的叫嚷声混在一起,连碗沿的热气都被震得晃了晃。

他放下碗,皱着眉往窗外瞥了眼.....

只见街上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涌,连平日里慢悠悠挑担的货郎都加快了脚步,这光景从未见过。

汉子心里犯了嘀咕,转头看向正给灶灭火的粥铺老板,语气里满是疑惑:“老板,今日是怎么了?”

“为何大家都在往城外而去.....”

“还都争先恐后的?”

说着,还指了指窗外涌动的人群,眼神里满是不解。

粥铺老板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听见汉子的话,眼睛顿时睁大了些,带着几分“这你都不知道”的惊讶,声音也拔高了些许:“客官,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知晓?”

“什么大事儿?”

汉子端起碗又喝了口热粥,温热的粥水滑过喉咙,却没压下心头的疑惑,放下碗,眉头依旧皱着,满脸不解地追问:“这些时日我去华州谈买卖了,不在长安.....”

粥铺伙计正弯腰收拾邻桌的空碗,听见两人对话,手里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直起身子,脸上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插话道:“是陈宴大人的凯旋之师,今日抵达长安.....”

他把空碗摞在托盘里,声音又提高了些,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雀跃:“官府都发榜文了!”

粥铺老板立刻接过话茬,双手往围裙上蹭了蹭,脸上笑开了花,语气里满是掩不住的自豪:“说是当今天子与太师,及朝中重臣们,都会出城相迎!”

他往前凑了凑,声音里添了几分激动,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喜气:“百姓们也自发去迎接陈宴大人了!”

汉子闻言,恍然大悟般点点头,指尖在碗沿轻轻敲了敲,语气带着释然:“难怪!”

迎接得胜而归的大英雄,就很合情合理了.....

可话音刚落,他眉头又重新皱了起来,眼神里满是困惑,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忍不住开口说道:“等等!不对啊.....”

“怎么了?”

粥铺老板一怔,追问道:“哪儿不对?”

“捷报不是很早之前就到了吗?”

汉子放下手中的粗瓷粥碗,指尖在桌沿轻轻摩挲着,余光不自觉瞥了眼窗外仍在涌动的人群,眉宇间的疑惑更重了几分,开口问道:“怎么陈宴大人今日才归来?”

他记得自己走之前,捷报就已经传遍了长安......

从河州到长安的距离,回程行军再慢,也早该回来了吧?

结果他都谈完生意,从华州归来了才刚要抵达呢?

粥铺老板一听这话,当即被逗乐了,嘴角止不住往上扬,连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语气里带着点调侃:“孤陋寡闻了吧!”

“连陈宴大人为什么,今日才归来都不知道!”

“别卖关子了!”

汉子愈发好奇这其中的缘由,忍不住往前探了探身子,急切地催促道:“快讲!”

粥铺老板清了清嗓子,故意放慢了语速,双手往腰上一叉,脸上瞬间写满了与有荣焉的激动。

他声音陡然拔高,连粥铺里的热气都似被震得晃了晃:“是因为陈宴大人领军,反攻吐谷浑本土,一路打到了伏俟城下!”

说到“伏俟城”三个字时,他还重重拍了下桌子,眼神亮得惊人,满是自豪地接着说:“逼迫吐谷浑大汗夏侯伏允,签订了城下之盟!”

什么叫兵仙?

什么叫用兵如神?

这就是了!

挥斥方遒间,就连连大胜,不仅解了河州之困,甚至还他娘的直接干崩了吐谷浑!

一战打出十年太平!

“好家伙!”

汉子听完,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方才还握着的粥碗在手里微微发抖,粥水都险些晃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下意识地叹道:“陈宴大人竟如此生猛?!”

他只知河州大胜,却没想到直接一鼓作气,打到了吐谷浑王庭,逼迫其大汗签署城下之盟......

这是何等气魄啊!

当真伟岸!

粥铺老板胸脯一挺,下巴微微扬起,脸上的骄傲几乎要溢出来,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那可是咱们大周的兵仙啊!”

他抬手往窗外人群的方向指了指,声音里满是自豪:“别人做不到,不代表陈宴大人不行!”

汉子长长叹了一声,咽了口唾沫,握着粥碗的手慢慢稳住,待心绪稍稍平复,才开口说道:“我记得上次大胜吐谷浑的,似乎是已故的陈虎老柱国吧?”

他望着窗外,眼神里满是感慨,轻声补充道:“都说将门出虎子,当真是有什么样的祖父,就有什么样的嫡孙啊!”

这对祖孙可谓吐谷浑克星!

一脉相承的威武,堪称衣钵传承了!

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毕竟老柱国当年可没打到伏俟城下.......

粥铺老板重重一点头:“虎祖无犬孙!”

汉子猛地站起身,粗瓷粥碗在桌上轻轻一磕,又摸出铜板放在桌上,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走,咱们也去迎一迎陈宴大人!”

“瞻仰一下兵仙的风采!”

粥铺老板一听,当即放下手里的活计,连围裙都来不及解。

伙计也赶紧把托盘往柜上一放,三人相视一笑,顺着涌往城门的人流快步走去。

很快便汇入了迎接大军的队伍中,脚步声与街上的喧闹声融在了一起。

~~~~

渭桥畔的薄雾,还未完全消散。

空气里浸着渭水的微凉湿气。

一座临时搭起的劳军台矗立在桥头,朱红立柱上缠着明黄绸带,台顶铺着鎏金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