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枫塘因你而变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洼村人们坐在漏风的屋里,嘴着硬窝头,西岭的孩子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在泥地里打滚。

最让他心的是南山脚下的李家村,一场暴雨冲了大半的土坯房,村民们只能挤在祠堂里过夜。

“书记,您可得给我们想想办法啊!”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拉着侯兴国的手,浑浊的泪水滴落在他的袖口,“孩子们都快揭不开锅……”

回到公社办公室,侯兴国彻夜未眠。

油灯下,他摊开一张泛黄的地图,用红笔在各个大队的位置上重重地画圈。

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紧锁的眉头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要想富,先改路。”侯兴国在第二天的公社会议上掷地有声,”但光修路还不够,咱们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他拿出一份厚厚的计划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想法,“我提议,调整种植结构,改种粗粮和蔬菜,和城里的食品厂合作。同时,利用山林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农闲时,组织劳力进城务工。”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种粗粮?那可是给牲口吃的!”

“进城务工?庄稼人出去能干啥?”

“林下养殖?万一赔了怎么办?”

面对质疑,侯兴国没有退缩。

他带着公社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给村民们算经济账,带他们到侯家村参观学习。

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各大队慢慢开始行动起来。

东洼村的土地适合种红薯,侯兴国联系了城里的淀粉厂,签订了收购合同;西岭村的山林资源丰富,他请来专家指导,教村民们在林下养鸡养鸭;李家村的年轻人组成建筑队,跟着侯家村的老师傅进城务工。

侯兴国每天都奔波在各个大队之间,解决各种难题。

资金不足,他跑银行贷款;技术不懂,他请农技站的专家来授课;销售不畅,他亲自跑市场找销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到了秋收时节,枫塘公社迎来了大丰收。

田地里,红薯堆积如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金色的小山丘。

那红薯个个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而鸡鸭们也长得肥肥壮壮,羽毛油光水滑,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与此同时,在城里打拼的建筑队村民们也传来了好消息。

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在城市中站稳了脚跟,赚得盆满钵满。如今,他们怀揣着鼓鼓的腰包,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