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吉公主被火灵圣母一剑砍伤胸膛,她忍不住大叫一声,急忙拨转马头,朝着西北方向拼命逃走。火灵圣母在后面追赶了六七十里才返回。这一战,洪锦的军队折损了一万多人。胡升见此情形,十分高兴,赶忙迎接火灵圣母进关。
龙吉公主本是蕊宫仙子,如今下凡坠入凡尘,也没能逃过这一剑的劫难。她和洪锦夫妻二人带伤而逃,跑了六七十里后,才好不容易收集起败残的人马,安营扎寨。龙吉公主急忙取出丹药敷在伤口上,不一会儿伤口就愈合了。之后,他们赶忙写了文书,派差官前往姜子牙的大营请求救兵。
差官带着文书来到子牙大营时,姜子牙正坐在帐中。忽然有士兵来报:“洪锦派来的官员在辕门外等候元帅指令。” 姜子牙让人把差官带进来。差官进了营帐,向姜子牙叩头行礼,呈上文书。姜子牙展开文书,只见上面写道:“奉命东征佳梦关副将洪锦,叩首百拜,呈上此书,敬启大元帅麾下。末将资质平庸,却承蒙重任,一直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有负元帅的信任,有损元帅的英明。自从分兵抵达佳梦关之日起,起初屡战屡胜。后来擒获了违抗命令、据守关隘的裨将胡雷,他擅用妖术,被末将的妻子用法术斩杀。但他的师父火灵圣母,为了报仇,依仗自己的道术前来。末将初次与她会战,不了解她的深浅,误中了她的火龙兵突袭,那火势凶猛,无法抵挡,以致大败。恳请元帅速速发兵救援,这绝非寻常之事,不可轻视。特此上书,翘首以盼元帅的援兵。”
姜子牙看完文书,大惊失色,说道:“看来这件事非得我亲自去一趟不可。” 随即吩咐李靖暂时署理大营事务,并叮嘱道:“等我亲自前去佳梦关,你们不可违背我的指挥,也不可与汜水关的军队擅自会合。要紧守营寨,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挫伤军威,违反命令者定按军法处置。等我回来,再一起攻打汜水关。” 李靖领命。姜子牙随即带上韦护、哪吒,调兵三千,离开了汜水关。一路上,征尘滚滚,杀气重重,经过多日行军,来到佳梦关安营扎寨。奇怪的是,他们却没看到洪锦的行营。
姜子牙升帐坐下,过了好一会儿,洪锦打探到姜子牙的兵马已到,这才和妻子将行营移至辕门听候命令。姜子牙传令让洪锦进入中军帐。洪锦夫妻二人进帐后,主动请罪,详细讲述了战败折兵的事情经过。姜子牙说:“身为大将,受命远征,应当见机行事。你怎么能贸然进兵,导致这场大败呢?” 洪锦解释道:“起初我们都取得了胜利,没想到来了一个道姑,名叫火灵圣母。她有一块金霞,方圆有十多丈,金光将我笼罩住,我看不到她,她却能看见我。她还率领三千火龙兵,那火龙兵冲过来时,就像一座火焰山,势不可挡。军士们见了,吓得纷纷逃走,所以才战败。” 姜子牙听后,心中十分疑惑,心想这又是左道之术,便开始思量破敌的计策。
再说火灵圣母在关内,连日来一直在打探洪锦的动静,却不见他来攻关。这一天,报马跑到关内报告:“姜子牙亲自带兵来到了。” 火灵圣母说:“今天姜尚亲自前来,也不枉我下山这一趟。我一定要亲自会会他,才肯罢休。” 她告别胡升,急忙骑上金眼驼,暗中带着火龙兵出了关,来到周军大营前,点名要姜子牙出来答话。报马跑到中军帐报告:“禀元帅,火灵圣母点名请元帅出去答话。” 姜子牙随即带着众将佐,点响战炮,出了营门。
火灵圣母大声喊道:“来的人可是姜子牙?” 姜子牙回答道:“道友,正是在下。道友既然入了道门,就应该知晓天命。如今纣王作恶多端,恶贯满盈,天下人都对他极为愤怒。天下诸侯齐聚孟津,观察商朝的政事。你为何要助纣为虐,逆天行事呢?难道就不怕得罪上天吗?况且我并非为了一己私利,而是奉了玉虚符命,来执行上天的惩罚。道友你又何必逆天强行阻拦呢?倒不如听我一言,倒戈投降,我也会体谅上天好生之德,绝不拒绝接纳你。” 火灵圣母冷笑道:“你不过是靠着那一套迷惑世人、欺骗百姓的言论,哄骗愚昧的民众罢了。你不过是一个钓鱼的老头,贪图功劳和利益,蛊惑百姓,把这当作自己的功绩。还敢说什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的举动?况且你有多大的道行,就如此自负?” 说完,催动金眼驼,挥剑刺向姜子牙。姜子牙急忙用手中的剑抵挡。这时,左边的哪吒蹬开风火轮,舞动火尖枪,朝着火灵圣母的胸口刺去。韦护手持降魔杵,快步飞奔而来,三人一同与火灵圣母战在一处。这一战,仿佛大蟒逞威,喷出紫雾;蛟龙奋勇,吐出光辉。
火灵圣母哪里经得起三人的激烈围攻,长枪、宝杵一齐攻来,她抵挡不住,只好抽身往回跑。她用剑挑开淡黄包袱,金霞冠顿时放出金光,光芒方圆有十多丈远。姜子牙被金光笼罩,看不见火灵圣母,火灵圣母趁机提剑朝着姜子牙的前胸砍去。姜子牙没有铠甲抵挡,胸膛的皮肉被砍开,鲜血溅湿了衣襟,他赶忙拨转四不象,朝着西边逃走。火灵圣母大声喊道:“姜子牙,你今天难逃此劫!” 三千火龙兵在火光中齐声呐喊,只见周军大营的辕门处,仿佛有金蛇乱舞,营内的士兵个个遭殃。火焰冲向云霄,金光烧毁了旗帜。一时间,副将们自顾不暇,无法顾及主将。战场上刀砍尸体遍地,火烧人肉的臭味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