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臭外地的,上南京要饭来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京吏部尚书廖纪的心情跟南京的天气一模一样。

进入正德十五年后,淮扬这一带的天气就没有好过。二月以来,扬州、南京等地天气陡寒恶风号怒,阴霾蒙翳日惨无光。在南京城里看不到城外的群山,江面上漂着一条条被风浪打翻的船,尸体被江水冲到岸边。这种寒冷的暴雨疾风天持续到三月份。

廖纪无缘无故没有被递补为吏部尚书,如果是户、礼、兵这三部的尚书转迁为吏部尚书,廖纪完全能接受,这是官场潜规则。

但偏偏是排位在自己之后的吏部右侍郎罗钦顺跳过自己当上了吏部尚书!

无可奈何。皇帝现在的人事权连财主老爷都不如,只剩下内阁大臣和吏部尚书任命权,维持着皇帝有权选择师爷和人力资源经理的体面。这种任命自己没有办法找人运作,通过廷推把自己推上吏部尚书。

罗钦顺当上天官后,南京吏部尚书刘春升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七卿廷议一下并征求了廖纪的意见,廖纪就被打发到南京吏部任尚书,提了一级相当于给一个安慰奖。

这也是正常的操作。南京朝廷的作用就是如此:来的官员要么养老,要么提个级别待机。

看到南京恶劣的天气,廖纪就恨自己只顾研究五千字的《大学》《中庸》以至于没有诗才,否则怎么也得写上十首诗,借景抒情,宣泄心中愤懑。

来到南京后,廖纪听说南京文坛流传一首诗“仙佛茫茫两未成”,读过之后直击自己的心灵,不由得老泪纵横!

再一打听为什么罗呆子跳过自己当上吏部尚书,平时也不见他结主知呀?

这才知道罗呆子的运气居然跟这个诗作者直接相关:皇上认为诗作者杨植的叙功太低,就提拔了杨植的老师罗钦顺以补偿。

昏君!酬功不是这样酬的!

吏部负铨选百官之责,是朝廷部门之首,强势的吏部尚书,往往能力压内阁!天官之位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许人,特别是许给罗呆子这样的人!

直到三月中,南京的天气才逐渐转好,一个多月未见的太阳重新露脸。

廖南京吏部尚书早上起床后做了一刻钟的心理建设,才去官衙坐班。

踏马的,这破班谁爱上谁上!

如果不是圣上在南京,自己在南京吏部办公室坐一个时辰就回去研究一千五百字的《大学》!

路过南京礼部时,见南京礼部的官员引着一坨奇形怪状的番邦使团往礼部主客司走去。

廖纪见多不怪,大明的藩国有一百多个,西至天方、波斯、阿富汗,东至流求日本,南至天竺、暹罗,北至奴儿干都司,每年都有一些奇形怪状的使团来北京朝贡。使团经常有百人之多,这百多人实际上就是来大明采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