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下舆情,吕布背后有高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绍之死的消息如一阵疾风,瞬间传遍了京师的每一个角落。

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神情各异,掀起了轩然大波。

“又死了一个大官呐!”一位老者摇头叹息。

其目光中既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畅快。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平日里威风凛凛,享受着荣华富贵。

可如今看来,他们的命竟也和平头百姓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

“西凉兵在京师肆意横行,司隶校尉又能怎样?”

“汝南袁氏,可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不也落得如此下场?”

“说到底,都是一条命罢了!”

众人纷纷点头,对老者的话深以为然。

身处乱世之中,生命变得如此脆弱,权贵与平民,在死亡面前,似乎并无二致。

书生们围坐在一起,同样热烈地讨论着。

“温侯吕布一介武夫,为我等寒门子弟斩出了一条血路!”

一位年轻的书生满脸激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袁绍代表的是世家高门,他们长期垄断着官场,打压寒门子弟。

如今袁绍一死,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所谓高门,在乱世之下,终究会腐朽。”

“而我等寒门子弟,定有机会成长为高门大族!”

寒门书生们纷纷附和,心中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憧憬。

在大汉王朝,世家公卿长期垄断着“察举制”。

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简直难如登天。

他们连学习经学,都要看世家高门的脸色。

那些世家大族,拥有丰富的藏书,延请着最有名望的大儒讲学。

而寒门子弟,只能在简陋的私塾中,对着几本破旧的典籍苦苦钻研。

即使学问通达,因出身贫寒,也难以获得举荐。

这世道,实在是不公!

寒门学子们无比地怀念起鸿都门学,那是大汉王朝最特殊的一段时期。

士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势力庞大,疯狂兼并土地,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桓帝为了制衡士族,利用宦官、外戚发动了党锢之祸。

然而士族根基深厚,在皇权和宦官的扫荡下,仍旧屹立不倒。

汉灵帝刘宏即位后,也意识到了士族的威胁。

他效仿汉桓帝,扶持宦官,闹腾出“十常侍”之乱,可同样未能有效遏制士族的发展。

后来,汉灵帝刘宏痛定思痛,悟出一个道理。

欲掌朝政,不可囿于扶掖内朝之旧念,必须匡扶新的政治势力。

于是,鸿都门学应运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