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你这孩子心算的这么快?(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祖孙三人,半日就把十趟埂子花生把泥土抖落干净,整齐的把花生秧子码放在趟埂上。
这样既能晾晒花生瓜子,也能晾晒花生秧子。
三亩二分地花生,用了三日,就全部起完了。
豆秧子地,点种了摘绿豆。
瓜地四圈套种了晚熟大青豆。
七分地的春芋头用了半日就给全从土里起了出来,当然也全是用犁头冲埂子,用爪钩子不费力地耧一耧,土里的大多数的红薯芋头都能给刨出来。
这个时候的红薯芋头还没有红心或黄心的,都是那种白心的。
可以用来打粉做粉丝或做成黑凉粉。
最为省事的,用木制白芋推子,推切成白芋干子,撒在土坷垃地里晒,晒干后,可直接拉去县城酒厂卖,可以用来酿酒。
垓下县城就有一个酒厂,叫老白干酒厂。大量收购白芋干子,二毛八一斤。
还有浍河大闸的码头上,走船拉货,往外地运送的大商贩也收,据说是三毛二一斤。
但是人山人海的。
大丫想好了,待白芋干子干了,就拉去酒厂卖。
据说一亩地白芋干子能收六百斤,她家这七分地,怎么也得收四百二十斤吧?
也能卖个一百多块钱。
关键是这春季红芋秧子可是派了大用处,生长旺盛的白芋藤苗,嫩嫩的茎叶,不仅能喂猪,也能喂牛。
老天很给力,拔花生起芋头,都是大晴天。
花生连秧子在地里晒了六天。
这六天里,不仅起了白芋,还晒干了芋头干子,大丫与三丫金德顺把白芋干子拾回家,整整拾了六麻袋。
每个麻袋都有七十多斤。
当日下午,大丫就与金德顺把白干子装上板车,套上老黄牛,绕大路直奔县城的酒厂。
到了收购处,检验员检验了大丫家白芋干子,还没晒干,若想卖,只能给二毛七一斤。
大丫说:“闸门码头,三毛二,你这太会压榨了吧?我们家若是有劳力,也不会把白干子拉到你这卖?
收不到白干子,你这个检员有一大半的责任!
我这白干子可是在地里晒了整整四个太阳!
这鬼热的天气,这白干子哪里就没干?”
这时一个身着白色衬衫的三十七八岁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只见他卷起来的袖子下戴着手表。
这年头能戴手表的都是不简单的人物。
那人听到大丫的争辩声,走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金德顺一见来人,眼睛一亮,“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