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度副使(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毛文龙当时被斩,多半也是因为这种积威。

当然,袁崇焕也为此事付出代价。

崇祯当时不言,此后杀袁崇焕时,罪名之一就是因谋款而斩帅。

一团糊涂账了。

对隆正帝来说,两大心腹重臣锐意进取,这是天大好事。

用自己的天子之威就更好了。

皇帝之威在前两年根本用不起来。

现在林如海和王彬大用特用,震慑人心,委实是大好事。

当然,这是天子的阴微心思,绝不会公诸于众。

但皇帝对林如海和王彬的支持也是显而易见。

这几个月,朝廷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

天子力挺之下,效果也是极佳。

年末春初结算,淮盐增产一倍有余。

而且减少了柴薪等开销,盐价最贵的湖广江南等地,从均价二十多文跌到了十余文。

未来还有下跌的空间。

这就相当不错了。

盐价,两宋最贵,动辄数十文乃至过百文。

是真正对百姓敲骨吸髓。

两汉到盛唐,则是几文钱到十余文不等。

天下越动荡,盐价就越高。

凡有志强国富民的皇帝,粮价和盐价,还有铁价都是关注的重点。

铁价还好,毕竟百姓一柄锄头能用多年。

粮食最重,几天不吃饭就可能饿死人了。

盐其次,长时间不吃盐,人会浮肿,全身无力,也同样必死无疑。

所以新春消息传来,淮扬之盐将会从年产三亿斤左右暴涨到六亿斤的消息,打的举朝官员措手不及。

朝中多还是景和旧臣,天子越顺,就代表他们的官位将不保。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必然的,没有妥协的可能。

中下层官员还好,他们按部就班就行。

重臣不行,天子一定要换人,只是快慢早晚。

现在看来,这个进程要加快了。

除了林如海外,就是王彬的摊丁入亩也大获成功。

度田成功,然后整理赋税,虽然免了人丁税,还免除了大半徭役,但核算下来,摊丁入亩后赋税额大增。

主要就是原本很多不交赋税的隐田,诡寄,飞洒,在王彬的强势下被大量查出。

度田之后,除少量优免田外,大量田亩得以征收夏秋两赋。

核算下来,税赋收入不减反增,而且是大幅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