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危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万匹骡马……”

忠顺王面露凝重之色。

人好办,要多少有多少。

但人力没用,一个人用小车推三百斤,每天最多走二十里。

这还是往多了算的。

取的是平均值。

刚上路,精神,体魄都在健旺时,一天三四十里也不是不行。

但第二天,第三天过后,速度就会大幅度下降。

欲速则不达。

这时候的小车可不是后世的小推车。

哪怕民国时的小推车,车轮也是钢制辐条加橡胶空心轮胎,加上大量的铁制配件。

现在的独轮小车,木轮,纯木制车身。

笨重,吃力,再壮实的汉子推二十里都得累个半死。

天天四五十里,想屁吃。

挑最多就是一百多斤,一天也就走二十里,多了就会死人。

这时代的壮劳力也是严重的营养不良。

后世的人没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健身房练出一身的腱子肉,挑起扁担来未必能走十里地,何况是这个时代的人。

他们一年吃不上几次荤腥,油水也不足,一天三顿都是减脂餐,份量还不足。

每天还要承担极为沉重的劳役,不劳作不得食,减脂餐都是拿命换的。

所以造成他们可以负重,比后世的人更能吃苦,但不能持久。

持久的辛苦就会很容易要了他们的命。

原本平均寿命就不到四十,如果官府大兴劳作,大量征发徭役,那就是大规模的死亡。

最出名的就是杨广的征高句丽,征发百万民夫运送军需,无数人路死沟渠。

所谓无向辽东浪死歌说的就是这事,大量百姓宁愿砍头死,也不愿累死或吐血死在途中。

北宋时,有知府在深冬征发徭役,无有御寒衣物和充足食物,导致百姓冻死饿死数千人。

此事被有良知的御史捅到朝廷,该知府也就是降调而已。

这还是很多人心生向往的北宋。

皇权之下,人命如蝼蚁不是瞎扯的。

就如眼下。

如果死人有用,忠顺王可说是贤王,但叫他牺牲十万人来打赢这一场大战,这位贤王肯定都不带犹豫的。

反而是骡马,叫这位犹豫了。

因为大周人力充足,骡马的数量却严重不足。

毕竟大周的养马地不足。

小半个河套区域,还有西北的几处地方,另外就是在河北几处有马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