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棉花(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喜热、好光、耐旱、忌渍……”赵匡胤轻啧了一声,“也难怪刚开始在边疆种植。”

武将出身的他,自然能够明白这个棉花带来的重大意义。若棉花的保暖效果真的和水幕中说的那样好,那么冬季行军打仗也能轻松不少,毕竟温度是他们决定不了的,一旦能够优先避开、解决寒冷的问题,胜利的希望也能多上不少。

只是赵匡胤看着这些资料又有些头疼——

“宋末元初开始大量传入”、“明初全国推广”……

怎么感觉这些东西都在后世发扬光大,怎么就不能为宋朝的发展添砖加瓦呢?

也就那个占城稻有些用处。

他看着是既忧又喜,对着未知的后代心中满是恨铁不成钢。

其实他也知道运动东西传播开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说不定就是单纯地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后代的殷殷希望。

不过,也就是信息不全造成的误会,不然很多东西,说不定他自己上都比他的那些“后代子孙”来的上进有用。

【在棉花传入华夏之前,丝、麻、葛以及动物毛皮是主要的御寒材料。这些自然资源被广泛用于制作衣物和被褥,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的天气。但棉花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有了更加舒适温暖的选择。】

【可以说,棉花的种植,对于当时经济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

首先,棉花的种植与纺织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明朝时期,棉花被广泛种植,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棉花的产量增加,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取暖问题,还促进了丝织业和纺织业经济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并且,棉花的普及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服装材料,棉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麻、丝、葛等材料,成为人们日常穿着的主要衣料。

以及不得不提的一点,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技术进步。例如,黄道婆从海南岛学习并带回的棉花纺织技术,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华夏纺织行业的进步。】

黄道婆的图像和事迹高高挂在天上。

玉不识话中的尊敬观看直播的人都感受到了。对此,有些人慎重对待,有些则是不以为意。

不过对于嬴政来说,玉不识每次谈起女性时的认真,倒是给他指明了新的方向。

人才不够,女子中是不是也可以挑选看看?毕竟,最明显也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直播是天女主持的,她也是个女子呢!

反正在嬴政看来,不分男女,都是他缔造大秦帝国的工具人,当然,他自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