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有毒(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立即下令,封锁现场,捉拿凶手。同时,他亲自前往洋人领事馆,向领事表示歉意,并承诺将全力侦破此案,严惩凶手。
然而,此案处理之艰难,超乎想象。洋人要求严惩凶手,索赔巨款;而百姓则认为曾如常卖国求荣,纷纷指责。曾如常陷入两难之境,心力交瘁。
一日深夜,他独自坐在书房中,手捧书卷,却无心阅读。他回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从岳麓书院求学,到长沙府知府,再到直隶总督,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却未曾想到会陷入如此困境。
他长叹一声,道:“时也,命也。吾辈虽欲自强于世界,却奈何时势之艰难。”
他放下书卷,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此案若不能妥善处理,必将引发更大的危机。他决心再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数年后,曾如常已年迈体衰,辞官归隐于南京。他闲居书房之中,手捧书卷,回忆往事。一日,他偶得一册新书,名曰《时代之镜》。他翻开书页,只见其中详细记载了洋务运动之兴衰、自强学堂之创建、天津教案之处理以及他一生的经历。
他细细品读,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虽未能完全实现自强之梦,但已尽己所能,为中华之崛起贡献了一份力量。他亦深知,时代在变,世界在变,唯有不断学习,方能顺应时势,自强于世界。
他放下书卷,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南京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相信,后世之人必将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此时,南京城外的长江之上,一艘艘轮船穿梭往来,汽笛声此起彼伏。曾如常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轻声吟诵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言罢,他转身回到书房之中,提笔写下了一篇短文,名曰《时代之镜·后记》。他写道:“吾辈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历经风雨,见证兴衰。吾辈虽未能完全实现自强之梦,但已尽己所能,为中华之崛起贡献了一份力量。愿后世之人,以吾辈为鉴,不断学习,顺应时势,自强于世界。”
写罢,他放下笔,望着窗外的南京城,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相信,后世之人必将铭记他的教诲,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此时,南京城内外的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在为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和文学家送行。曾如常微笑着闭上了眼睛,他的灵魂在星空中飘荡,化作了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
数月之后,曾如常在南京病逝,享年六十岁。清政府追赠他太傅的称号,并赐予最顶级的谥号——文正。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南京城外的一座小山上,墓碑上刻着“晚清第一名臣曾文正公之墓”的字样。后世之人纷纷前来凭吊,缅怀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而那本《时代之镜》则流传于世,成为了后世之人学习历史、汲取智慧的宝贵财富。人们从中看到了曾如常的一生经历和思想精髓,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