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取死之道!(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果然,能阻止这种局面发展最好还是阻止吧?”

尽管意大利这个盟友帮不上多少忙,但相比历史上那样突然反水成为敌国,至少维持现状要强得多。

再者,如果意大利转而背弃同盟,最终承担这一负担的将会是奥匈帝国,考虑到原本的历史,善后工作显然又会落到德国头上。

“啧,虽然不怎么情愿,但再怎么说也是盟国,能帮的还是得帮。”

汉斯试图将希腊拉拢到自己这一边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希腊表现是好是坏并不重要。

想要让希腊成为我方盟友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为了减少不可预见的变量,同时减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战区的负担。

“当然,从牵制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角度来看,希腊所处的地缘政治和外交位置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此外,实际上希腊在这个时代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孱弱。

比如就在几年后的巴尔干战争中,希腊动员的陆军兵力少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却仍能相对轻松地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

更重要的是,希腊是巴尔干众多小国中唯一拥有现代化强大海军的国家。

在巴尔干战争中,希腊海军屡次击溃奥斯曼海军,封锁达达尼尔海峡,成功掌控爱琴海的制海权,切断了欧洲奥斯曼与亚洲奥斯曼的联系,立下了赫赫战功。

保加利亚军队在担任巴尔干同盟主力、凭借希腊海军的助力赢得战争胜利后,即便再自负,也不得不承认希腊的贡献,并非出于虚伪的恭维。

当然,之后保加利亚因不满战利品分配,转而进攻希腊和塞尔维亚,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无论如何,我得去和舍恩外长以及比洛总理谈谈。”

减少敌人,增加盟友,是战略与外交的基本原则。

如果意大利留在三国同盟内,这边的负担就会减少,而法国的压力则会倍增。

“......我已经听明白你的想法了。”

然而,听完汉斯的提议后,比洛总理却露出一副并不怎么赞同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