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黄旭华奖金2000万(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雹泉镇黑道 第86章 黄旭华奖金2000万

在雹泉镇那个有些陈旧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屋里,小宇和老婆张柏芝正坐在略显斑驳的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关于黄旭华院士逝世的新闻报道,两人的目光被深深吸引,原本轻松的闲聊氛围也变得凝重起来。

“老公,你看这新闻,这位黄旭华院士可太了不起了。”张柏芝轻轻靠在小宇的肩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

小宇点了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屏幕,“是啊,他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核潜艇事业,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捐出那么多奖金,奖励人才,这胸怀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屏幕上,黄旭华院士那坚定而又和蔼的面容浮现出来,他的故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伟大时代的大门。

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揭阳的一个普通家庭。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家正遭受着外敌的侵略和内部的动荡,但小小的黄旭华心中,却早早种下了一颗报国的种子。年少的他,看着祖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8年,对于黄旭华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核潜艇研制项目启动,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那时的中国,在核潜艇技术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国外对相关技术严密封锁,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黄旭华和同事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没有技术资料,他们就四处搜集,哪怕是只言片语的相关信息,都如获至宝;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模拟。在简陋的工作环境里,他们日夜奋战,饿了就啃几口干粮,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

1970年12月26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在黄旭华和同事们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那一刻,整个研制团队都沸腾了,黄旭华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换来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老公,你能想象他们当时有多激动吗?那可是咱们国家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啊!”张柏芝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她微微仰起头,似乎在回忆着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

小宇紧握着张柏芝的手,感受着她内心的澎湃,轻声说道:“我能理解那种激动之情,肯定是无比震撼和喜悦的。毕竟建造这样一艘先进的核潜艇,背后所付出的艰辛难以估量。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钻研、试验,工人们不辞辛劳地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他顿了顿,接着感慨道:“这艘核潜艇可不单单只是一艘舰艇那么简单,它代表着我们国家国防力量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提升。有了它,我们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就多了一份坚实的保障。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随之大大增强。其他国家再也不能轻易小觑我们的军事实力了。”

时光回溯到 1974 年 8 月 1 日,那一天注定要载入中国海军的史册。在万众瞩目中,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庄严地被命名,并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那一刻,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脸上洋溢着骄傲与幸福的笑容。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长征一号”的诞生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努力。它犹如一把利剑,劈开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又似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祖国辽阔的海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更多新型战舰相继问世,但“长征一号”作为开拓者和里程碑,永远铭刻在中国海军的光辉历程中。

然而,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一成就,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让黄旭华成为了民族的英雄。

“他真的太伟大了,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张柏芝轻轻叹了口气,满是敬佩。

小宇微微点头,“是啊,而且他的奉献还不止在科研上。2019年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他把奖金都捐出去了,用来奖励人才。”

2020年1月份,黄旭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年9月,他就将其中的50万元奖金捐赠予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据中国船舶719所介绍,黄旭华先后向科研、科普、教育机构捐献自己所获奖金逾2000万元。其中,他捐资1100万元设立的“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在那个小小的客厅里,小宇和张柏芝继续看着新闻报道,他们仿佛走进了黄旭华院士的世界,感受到了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