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军内大生产(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协助移民外,在部队内部也建了自己的养殖场和种植场。

部队每日的消耗很大,肉、蛋、蔬菜等需求都不小,李志坚就让各团自己建了自己的养鸡场和蔬菜地,保证自己鸡蛋和蔬菜供应。

在师一级建立起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在师一级就有专门的兽医队伍,可以预防养猪场内传染病的发生。

在1939年43军到了娘子关驻防之后,新六师和新七师部分部队出征,留下的新八师已经建了部分的种植场和养殖场,今年则全军全部铺开。

在解决了吃的问题后,李志坚就开始考虑从别的方向进行扩大生产。

阳泉本来属于省内的落后地区,由于其地区山地居多,农业生产产量并不高,且处于省内边境之地,投入上一直都比较少。

李志坚在无事之时四处查看地形,顺便查看了当地人的民生情况,发现本地人的生活水平也只是比温饱稍微好一点,虽然比省外的要好一些,但是和太原、临汾、运城等地完全无法比。

他在走访中知道,阳泉一直是产煤之地,煤质也不错,但是都是向外销,本地消耗并不大,现在通过正太线向省外运输的渠道和市场都断了,而省内其他地方大多都有煤炭出产,不需要从阳泉购买,所以现在阳泉的煤矿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而阳泉不光有好煤,铁矿也不少,从清朝就开始开采,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发展炼钢太过浪费。当下国内军工发展的一大制约就是钢铁不足。

于是李志坚让在汾阳的高炉生产厂,专门为阳泉生产一些比较小矮的炼钢炉,功率小,体积也小,方便生产,也好运输。

阳泉地处前线,日军飞机经常光顾,所以也不能建太过明显的高炉,只能在偏僻之处建一些小功率的炼钢炉,悄悄进行生产。

有了钢铁的产量后,李志坚又集中起在阳泉的一些小作坊,从太原兵工厂中申请了一些技师,又从山西实业公司中抽调了一些设备,在阳泉又攒起来一个小兵工厂,至少可以进行子弹复装,生产一些简单的诸如手榴弹、地雷一类的武器。

太原兵工厂给43军以及教导师等部队发放的是规范的补给额度,非战斗时期额度大为下降。

阳泉的小兵工厂通过复装子弹,保障了这个时期娘子关前线部队的射击训练所需的弹药,从而保证了在没有战斗任务期间部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