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年末(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年首先在山西作战大败,之后和苏联在诺门罕的冲突中也惨败。在华北又被傅作义的35军和李志坚43军占了几次大便宜,损失不可谓不大。
虽然在中国南方的作战还是居于进攻态势,但是也露出了疲态。
年内发动了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成功占领了南昌,不过未能占领长沙。
日军现在发动一次大型会战需要的准备时间更长,战斗的持久力和爆发力都和开战之初已经无法相比,虽然国民政府已经被压缩到只有西南一隅,但是对日军的外强中干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抵抗住日军的自信心和决心也较开战之初要强,蒋委员长在冬季还发起了一次冬季会战,更是显露了中国军民顽强抵抗的决心和能力。
在中国北方,日军则颓势表现更加明显。
对于三次对以太原为中心的进攻的失败,令日军在损兵折将之外,信心也折损了不少,虽然从日军高层到基层都认为山西战略位置重要,必须拿下,但是对于在此发起进攻,都是避之不谈。
山西的地形,太多军队根本无法展开,且后勤压力巨大,兵力少了完全既是追求无谓的玉碎,晋绥军全军都显示出来很强的战斗力和韧性。
随着傅作义部的发展壮大,绥远和山西形成了彼此夹击,协同配合的格局。山西是根本,不占领山西而只是攻占绥远,战略意义不大,而难度不小,且容易引起苏联的戒备,甚至是介入,如果攻击山西,傅作义必然从后方进行攻击,会断了攻击队伍的后路。
还有43军在冀西的作战又狠狠的扇了华北方面军一个耳瓜。这个新成立起来的43军,更是表现出了不弱于日军的战斗力,有极强的进攻性和作战的灵活性。有这样的部队在山西驻守,想要继续强攻山西,无论从那个方面考虑,暂时看都是不明智的。
并且各方势力向作为敌后的北方苏鲁地区派出了较大实力的游击部队,重庆方面成立了专门的苏鲁战区来展开敌后斗争,延安方面在此的游击力量也比较强。这些游击部队令后方占领区的日军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这时,日本高层终于从开战之初的狂热冷静了下来,纷纷意识到开战之前石原莞尔说得中国会是一个泥潭的确一点也没错。
日军兵力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的凸显了出来,饶是日本的国力和人力已经被极力挖掘,情况仍然没有好转。
开战之初占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还会获得较大的收获,到了1938年之后,尤其是1939年时,已经完全陷入了一个大的消耗战中。
每一战的消耗巨大,但是占领地根本无法获得补充,中国绝大多数的地方只是纯农业区域,最多可以补给一些粮食,其他的诸如弹药、药品等完全无法进行补给。
越往中国内陆走,受到的抵抗就越激烈,中国人也在战争中学习和日军的战争方法,而日军由于损耗巨大,以及更无法支撑最初的战争方式,进入了39年后,消灭一名中国军人或者占领一片中国土地要付出的代价,是开战之初的几倍。
战争走到现在,日军高层越来越意识到中国未必会亡国,但是日军绝对会被拖垮。
39年年底,虽然在中国南方的战场上还偶有枪炮声,但是在北方则基本稳定了下来,严寒的天气不光不利于中国军队的机动,也不利于日军的远距离行动,于是双方都默契的暂停了厮杀的脚步,来迎接40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