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威名(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彻底尘埃落定之后,在前线的活下来的人都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表述的心情。除了疲惫,还有喜悦和自豪,除此之外,还有那么一丝庆幸。
这一战,全歼两个完整师团,一个旅团,重创了三个师团,单纯消灭日军就近七万人,这绝对是中国抗战史上绝无仅有的战绩,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经此一战,日军的进攻能力被极大削弱,在短期内再无力集聚起足够的力量来发动进攻山西的大会战。
在前线战场上的绝大多数中国军人为自己的努力而自豪,是他们以及死去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这场大胜。
但是这场胜利,中间发生了太大的意外,大到当时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逃离,防线也在那一刻摇摇欲坠,幸亏他们及时将心态扭转了过来,也幸亏上峰始终头脑清醒,没有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安排。
否则如何来现在的快意恩仇?
这里面,情绪落差最大的当属阎锡山,这一战,让他体验了大怒、大恐、大喜,差一点将老本全部赔光,没想到反而造就了辉煌大捷。
有些时候,已经上了年龄的阎锡山,都搞不清楚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梦,在夜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感慨或许真的是庄子所说的那样“人生如雾亦如梦”,看不清未来会怎么样,也难以分清人生是不是一场梦。
不过在短暂矫情和感慨之后,深知此次作战能转败为胜,全靠前线战士用命,这一战中,将士们舍生忘死,拼死抵抗,才得此大捷,尤其是在娘子关一线被破之后还始终坚守防线,令日军不能越过忻口半步。
念至于此,他心中涌现出两个人的身影,一个杨澄源,一个李志坚。
杨澄源的34军丧失娘子关,虽然娘子关一线的总指挥是孙蔚如,但是得知了整个事情经过的阎锡山,不怎么怪怨孙蔚如,当时的34军首先被日军攻破,将后方的战线全部带乱,最大的错还是在于杨澄源。
虽然日军独立山地旅团的行踪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但是杨澄源的表现着实还是令他愤怒,差一点将山西的良好局势葬送,要不是希望其能及时将娘子关收复,当时就准备将杨澄源以军法处置。
不过现在大胜之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体验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现在的心理上已经趋于了平和,阎锡山对于杨爱源心中的恨也消散了大半,只是决心将杨澄源调出34军。十三太保中他已经杀了一个李服膺,也有其他一些人也已经分离出去,剩余的人越来越少,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而李志坚则是此战之中最大的功臣,李志坚和他的43军在此战之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不光阎锡山,其余的晋绥军高层,甚至国府高层,都认为这次会战能胜,李志坚和43军功居首位。
就连蒋委员长都破例亲自前来太原,参与了这次会战的庆功会,并为有功的将士和部队授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