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战后杂事(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将缴获的小口径火炮给在山西作战的外省部队分了之后,阎锡山就开始研究起缴获重炮的安置办法来。
这些重炮威力重大,两次会战之中都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过对于缺乏制空权的晋绥军,想要发挥这些炮的威力,就必须尽量安置在防护好的要塞之中。
不过现在忻口防线上已经有了15门,通过第二次忻口会战看,已经基本够用,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乙种重炮团的编制一个团有16门重炮,阎锡山按照忻口要塞的规模,决定也按照乙种重炮团来编制,将欠缺的1门不足,又加了2门作为备用炮,这样在忻口炮兵要塞中的150毫米重炮达到了18门。
对于缴获的8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阎锡山将其中6门也送上了忻口炮兵要塞,这种炮的的炮管长,射程本来最远18公里,在进了要塞之中,由于地势高,有效射程又增加了一公里多,可以威慑的范围更大。至于剩余的2门,则是拉到了太原兵工厂进行研究仿制,阎锡山从早年开始,发现什么好用的武器,总想自己仿制,这次面对性能如此优异的武器,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
太原兵工厂在中原大战前就可以生产105毫米口径的山炮,不过和九二式没法比,九二式的炮管与口径比为四十五倍,而晋绥军自产的只有晋造一六式105毫米山炮炮管长度不够一米,炮管和口径比只能达到九点四倍,射程和精度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
对于娘子关一线,由于只能处于守势,大射程的重炮实际作用有限,因为无法出兵,所以无法对远距离的地方情况进行有效侦测,就没有必要安置太多重炮,现有的晋造18式88毫米山炮的性能就足够使用,射程已经超过十公里,且威力要比晋绥军普遍装备的75毫米口径山炮大一些。不过阎锡山还是给娘子关的炮兵要塞也布置了4门,作为雪花山主阵地的威慑武器。
剩余的21门可以使用的150毫米口径重炮,阎锡山则是全部拉回了太原,专门为这些重炮又成立了一个重炮团,用于机动作战。
在为两处炮兵要塞增派重炮的同时,阎锡山还将这忻口和娘子关两处防线的原有格局进行了一些调整,他亲自到这两个地方进行视察,亲自部署要塞的调整和战后加固。
在二次太原会战后,也暴露出来忻口防线上的一些新问题,上一次建设是在冬季,为了赶工有些地方比较潦草,由于是冬季,水泥无法大规模使用,质量有些不尽如人意。
这次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全线也进行了完善和加固,损坏大的地方直接进行重建,由于大规模使用水泥,质量已绝非之前可比。经过这次整修,忻口防线和娘子关防线更加合理和坚固。
阎锡山在整修两处防线的时候,他命令将新三师和在晋北的其他四个旅也都撤回了忻口防线之内。
晋北没有部队休整的条件,部队要时刻提防日军,日军撤回大同时尚有实力,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杀个回马枪。并且这一战中,部队伤亡人数不少,物资耗费量也大,送治伤员、接收新兵和补充物资等,都是进入忻口防线中更加方便。
这一战虽然获胜,但是前线的诸将都不敢离开部队,李志坚也不敢冒险,所以每天也在部队中待着。部队现在事情也不多,主要就是继续训练新兵,备战。
对于参加过大战的老兵,新三师现在采取了放任的态度,经过大战之后,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怎么才能保命,如何能更好的杀敌,战场是最好的老师。
这次接收了两千多人的预备役兵,全部补充到各部之中来顶替阵亡官兵的岗位,受伤在医院的官兵的岗位则暂时空着。
两次太原会战间隔的时间不长,所有军官都对组织新兵训练这一套比较熟悉,所以需要李志坚亲自过问的事情不多,他也就乐的个清闲,有精力来做一些别的事情。
李志坚将新三师所有阵亡的官兵的名字都记下,李志坚准备到时候在修建忠烈祠的时候,将他们的牌位全部送进去。
再就是在经济方面给予阵亡和伤残官兵帮助。当初李志坚以山西实业公司的名义向日本银行贷款的一千五百万日元,给山西督军府捐了一部分,剩余的钱李志坚准备都用来做这些事情。
民国财政一直都非常紧张,在抗战期间尤其紧张,几百万官兵的阵亡,很多烈士的家属都未必能够获得恤亡金,有些即使发放数额也不大,聊胜于无而已。
他没有能力将所有的阵亡士兵安置都管过来,不过对于跟着他作战而伤亡的官兵,他准备都管起来。
在政府给新三师以及游击区队的阵亡官兵恤亡金外,他额外给每名阵亡官兵的家属都补充一百元大洋的抚恤,虽然并不算多,但是在人均月收入不过两三块大洋的时代,也可以帮烈士家属们多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至于因战而伤残的官兵,对那些无法到地方安置的或者已经不具备自理能力的人,在他们领取政府的补助金之后,李志坚还在相对后方的吕梁、汾阳等地区建立荣军农场来安置他们,一方面他按月按照人头给予这些农场补贴,另一方面,农场的收益全部由伤残军人自己享有,这样最起码使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产业,之后不必在补助金花光了之后无所依靠。并且定下常例,之后都按照这个方法进行。
李志坚虽然在默默安排人做这个事情,他不想太高调引起其他部队的意见,但是这种事情瞒不住人,在部队里一个知道后,马上一传十、十传百的都知道了,官兵心中对李志坚这个师主官更加认同,新三师的向心力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