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教导队的成长(二)(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强化训练结束后,李志坚就向阎锡山汇报了基本情况,并申请到省内各地进行拉练,并对一些有土匪出没得地方进行剿匪,这样一方面可以训练部队侦查和获取情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各种地形中的应对战术。
在经过阎锡山的批准后,李志坚就带队开始外出拉练,首先的目的是晋北,这里处于山西和绥远的交界处,有一些悍匪在此活动,李志坚并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完全徒步从山里出发,一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穿行,最终达到晋北。
这一路首先要适应各种地形,第二还要注意山中的一些动物,尤其是蛇和各种毒虫的侵袭,尤其是在夜宿的时候,怎么来防止这些的侵害,李志坚在此过程中,发现部队在之前的训练中少了自救和急救的训练,让人立即去找来一些医生和有经验的人进行现场。
虽然野外拉练是李志坚提出来的,实际李志坚也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这一路所有人都是边走边尝试,都吃了没有经验的苦。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是农村里长大,山里的东西多少都见过,对有些植物也所了解,也听亲人说过一些山中的事情,在吃完所带的补给后,好在现在还是夏天,通过打猎和挖野菜,也勉强维持了体力。
在长途跋涉到达晋北后,李志坚命令教导队分开行动,让各连就提前了解好的匪患存在的地方进行侦查,绘制地形图并制定作战方案,要将武器和每个人的特点以及地形等都匹配起来,敌人的人数、武器情况要摸清楚,这次拉练,李志坚在出动的时候就命令,不光是人员要全都出动,连武器都是按照日常的武器配置携带,每个连都配备了两门60毫米迫击炮,并且每个班都中都带了一具掷弹筒,经过长城抗战,前线部队发现日军的掷弹筒非常实用,李志坚就在太原兵工厂对照缴获的日军89式掷弹筒仿制了一批,李志坚自掏腰包给教导队买回来几十具,使每个班都配备了一具。
不过各个连侦查后反馈回来的情况,大多都无法摸清当面土匪的具体人数和武器,对于这方面整支队伍都缺乏相应的经验,于是李志坚也没有贸然行动,耐心的摸排这些土匪的情况,时间充裕之下,教导旅的人通过到乡间、县城探问,守株待兔的侦查,慢慢的倒是将所面对的土匪的情况大体都摸排了清楚,李志坚将决定权都交给了各连连长,由其决定出战时机。几个连长经过合计,最终决定在同一天行动,防止后面的土匪警觉后逃窜。
不过他们还是小瞧了这些土匪的警觉,前面探问的行为已经被传回了土匪里面,除了窝住一伙土匪全歼外,其余的都摸了一个空。
对于这个结果,李志坚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土匪没有那么高的警觉性,不是狡兔三窟的话,早就被地方上剿灭了,他这支部队虽然训练挺久,但是在侦查方面还是一伙菜鸟,能窝住一伙土匪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天上午李志坚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让众人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经过总结,问题主要在几方面:第一,没有侦查经验,不知道如何着手;第二,在化妆侦查了解情况时表现的太过于直白和明显,不是那么自然,难以躲过有心人的注意;第三,没有利用好隐蔽侦查的技能,尤其是隐蔽潜伏的技能;第四,对土匪可能得反应准备不足,应变手段更少;第五,在捕俘方面的训练少,不敢去尝试捕俘。
李志坚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最好,只能是全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靠经验来提升能力,世间没有新事,现在做的前人都做过,后来人也会继续做,所以没有经验,那就靠实践来获得经验。
既然土匪已经逃了,那么提升侦查经验就从别的方面着手,李志坚给各连下了新任务,每个连到一个县城中侦查,不能让当地政府警觉,但是要摸清县城中的驻军人数、武器配备,要画出当地的地图,其中要包括县城的概况和紧要地点的位置。这次相对于上次情况要好不少,但是李志坚自己发现,如果有心人观察的话,还是会看出他们在侦查的端倪,李志坚自己不禁也在反思,侦查这种事,虽然也说技巧,但是也要讲究天赋,而有这种天赋的人,一般都是偏门之人,而这种人,监狱里是最多的,之后教导队扩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找一些能人异士或者江湖中人,偏门的人在有些时候反而能发挥大用。
李志坚本着这次一定要磨练到位的决心,继续带着队伍将晋北各县都走了一个遍,最初是一个连侦查一个县,后来觉得这样无法有直接的对比,最终决定每个县都由四个连共同侦查,之后出自己的侦查结果和地形布防图,最后放在一起全队共同评比。
经过这种方式,李志坚发现四个连长中,要数三连的连长王伟最善于动脑筋,侦查的最细,并且最不着痕迹,平时王伟看着并不是那么的机灵,没想到做事反而是最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