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王之座动摇不止 后妃之象阴暗不明(一)(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德在这儿读书,东宫讲官如王忠、杨廷和、梁储、费宏、靳贵、毛纪和吴俨等人倒还和蔼可亲。

而三个大学士偶尔来开讲,他就头大如斗,从小叫他们教怕了。

在三位大学士看来,眼前的小孩子肩负着未来大明的江山社稷,讲学的口气,跟日常讲官甚是不同。

崔杲奏讨盐引,在韩文率先发难后,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纷纷进谏。

最后韩文变通,与正德一番讨价还价后让步,给六千引,另一半折银。也许他让正德搞怕了,担心斗不过这小霸王。

他认为一样开口子,口子开大开小不一样,有打折没打折又不一样。

在官场混几十年,他早是老油条了。

不料正德毕竟孩子心性,以为朝臣有意跟他对着干,竟使性子,说什么也不退让。

正德才不管开个口子会对以后造成什么影响,非要一万两千引不可。

他觉得一桩小事办不下来,算被欺负得够惨,做皇帝还有何脸面?

正德在内宦前呼后应下姗姗来迟。

他上了御座,赞礼官传三位阁老进来。

正德虽然有气,礼数还是不缺。一般臣下年高德劭也是跪着回话,只有三位阁老,再怎么都让他们坐着回话。

正德觉得对他们礼数周到,自己做得挺不错的。

他们谢坐后,正德强颜作欢说:

“请先生辈说说盐政。”

刘健显然料到召见为盐引的事,他一开口便侃侃而谈,打算给正德长点知识:

“启奏陛下,盐赋占国家收入大半,江淮引盐常股四分,以给各边主兵及工役之用;存积六分,非国家大事,边境有警,未尝妄开,除非边臣奏讨,户部覆允,任何人不能擅自奏讨。然常股须按国家定规开中,由于不法商人扰乱盐政,致使有引却得不到盐。天顺年间,甚至有的盐引由祖父传到孙辈,还得不到盐。因此,商人只要能直接得盐的积存盐,常股少有问津,造成正引壅积。至成化年间允许余盐买补,开禁余盐。弘治二年,同意凡有盐引而无盐支给,可买勤灶之盐。几番变改,致使盐政大坏。先帝有感于此,才在晚年锐意革除。至于织造自有专款,何须再给盐引作供费?陛下啊,盐政实在不能再容弊端,请陛下明察。”

正德自小接触最多的是子曰诗云,于具体政事不甚了了,刘健这番话听得云里来雾里去,大半不明白。

可他不能露底,只得硬着头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