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现在就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在晚明,与日本铁炮类似的鸟铳才是火绳枪的主流。

饶是如此,直到1644年清军入关,明军依然是一支大量装备火门枪的军队。

面对八旗军的重甲和盾车,弹重3钱,装药3钱的明朝鸟铳,尚且显得力不从心,

就更别提那些威力更弱的火门枪了。

此时的明军,恰恰急需重型火绳枪这样的破甲利器。

因为它既有足够的威力又不像火炮那样笨重。

在崇祯年间,不仅有徐光启这样的官员呼吁朝廷制造大型火枪对抗满人。

官员熊文灿也两度从广东解送被称为斑鸠脚铳的重型火绳枪进京。

但这些总数只有两百门的重型火绳枪对辽东战局可谓是杯水车薪。

由此可见,李国助之所以如此看重斑鸠脚铳,就是吸取了大明的历史教训。

未来的永明铸炮厂,不仅要生产火炮,也要大量生产重型火绳枪。

火炮毕竟是昂贵又沉重的,守城有余,而野战不足。

即使是瑞典的3磅团属炮,也不可能成为单兵武器,只能起到火力支援的作用。

所以要想在野战中打败八旗劲旅,就必须建立一支大量装备重型火绳枪的军队。

“儿啊!”

就在李国助观看斑鸠脚铳之时,李旦突然又说道,

“刚才说起这里的气候,倒是让为父又起了些许忧虑。”

李国助一怔,却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斑鸠脚铳。

“父亲又起了什么忧虑?”

许是说话的时候,他依然在看斑鸠脚铳,所以显得有点心不在焉。

李旦对此并不在意,反问道:“我猜这里的夏天也不会太热吧?”

“不热,挺凉快的,气温一般也就在2……”

说到这里,李国助突然反应过来,这个年代的人,哪有什么温度的概念啊。

于是他连忙改口:“呃……嗯,其实也就跟平户四月的气候差不多。”

他说的是农历四月,大概就是阳历的5至6月间。

这段时间,日本平户的平均气温也就在20度左右。

“一整个夏天都是这样吗?”李旦震惊了。

“是啊。”李国助点了点头,淡然地答道。

他的注意力依然在斑鸠脚铳上,所以没看见李旦的表情。

儿子这副淡定的模样反而把李旦整不会了。

他迟疑了片刻,又问道:

“这样的气候,能种粮食吗?”

“将来我们在这里建国,总不能几十万人口都靠从朝鲜和日本买粮过活吧?”

“呵呵,原来爹担忧的是这个啊。”

李国助终于把脸转向了李旦,咧嘴笑道,

“这个爹你尽可放心!”

“这次出海前,我特意从英国商馆买了三种不怕冷,不挑地,产量高的粮种。”

“其中两种,你也知道,是番薯和番麦,后者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