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雨过天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本队换人,8号高桥和也下,换上25号山下智久。”

下半场回来后,率先做出调整的是日本队。

上半场,他们可谓是被国奥队完全压制住,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日本队的主帅看出来是因为中场控制能力与国奥队相差甚远,于是下半场,他把原本的8号位中场撤下,换上一个防守属性更强的6号位。

双后腰?

日本队的动作被徐文看的一清二楚。

未免想的太简单了吧...

徐文摇摇头,如果他是日本队主教练,他肯定不会这样调整,日本队的教练只看到了第二层,但是他们的问题不在中场硬度。

当球队被压制的无法动弹时,确实是因为中场出现问题。

这时候的解决方法一般人都会认为让防守能力强的球员上场就可以增加防守强度,逻辑是正确的,但是在足坛多年的实践中,这个方法的作用微乎其微。

首先,球员都是职业球员,水平差距再大也会在压迫下将球传出去,因此,你的防守能力再强,当处在阵地战的时候,你想让他一对一去抢断对方中场的脚下球可能性几乎为零。就算要被断球了,他也能回传后卫甚至门将。

所以在被压制的场景下,增加防守硬度的方法作用不大,这个方法一般被用于比较开放的局面。

在中场,如果想要抢下球,球队就必须投入至少4个人进行协同逼抢。

通过赶羊的方法把球逼到角落,这时候无论是对方开大脚,还是直接抢断,球权都会被本方拿下。

日本队作为学院派协同能力不算很差,他们的问题是协同人数太少。

国奥队控球能力很出色,他们抢不下来,而且国奥队的打法并不死板,经常会高空球打防线身后,因此,人数投入越多,后防线越容易被打穿。

在国奥队面对西班牙的比赛时,他们也被西班牙队给压制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班牙队压制国奥队的枷锁却越来越松动,这里的原因就是第三种解决方法,前场有拿球点。

冯江山陈列伊身体强壮,他们可以依靠背身拿球和向前突进来把球权护住,通过拖时间为队友争取向前跑的时间,等到中前场跑到进攻位置,那么对方的中后场也要回到防守位置,这时候攻守就调换了。

徐文的口袋战术怕的就是有像冯江山这样的中锋拿球。

但是很遗憾日本队没有在苗一凡的干扰下能背身拿住球的。

身体素质的优势就这样体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徐文认为对阵阿根廷队的比赛是最难打的,他们是真放铲啊...

日本队最后的希望就是死死守住球门,拖进加时赛或者等到国奥队的体能耗尽,他们就有机会了。

这也是很多日本队球迷所期盼的,毕竟高位逼抢的体能消耗是出名的大。

“哔!”

就在徐文还在大脑中模拟着可能发生的情况时,裁判吹响了下半场比赛开始的哨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