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哭黄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起这个,吕布的心中又浮现起董卓侍妾貂蝉的倩影和柔情,一股热流从尾椎骨直冲脑门,斩钉截铁道:

“好!”

初平二年(191年)冬,太师董卓被吕布、李肃等义士刺杀于未央宫中,司徒王允接手朝政,诛杀董卓三族,并拜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同时王允接受吕布的建议,赦免董卓的西凉部曲。

原时空里,这个宽容政策暂时保住了长安政局的稳定,王允的并州集团和西凉集团相安无事了很长时间。

可经过北伐军的一系列操纵,有个西凉人已经彻底变了——贾诩。

贾诩这段时间研究了很久华府,自此深知大义名分的重要性,深切体验到了什么是以势压人,什么是刀剑里头出政权。

掌握关西最强武力的西凉军,绝对不可能和非西凉集团的当权者和平共处,西凉军担心当权者裁撤拆分,当权者也怕西凉军兵变夺权,这是个解不开的猜疑链。

天子在王允手里,王允有一万种名正言顺的理由来炮制西凉军,今日割一刀,明日划一剑,越拖西凉军就越衰弱。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故此,贾诩当机立断,串联起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西凉将领,直接打着平息宫变,为董太师复仇的旗号,尽起长安附近的三万西凉大军,攻进长安,杀死了王允,吕布只带着少数亲信东逃。

这下王允没机会专权跋扈,成了彻彻底底的忠臣义士了。

贾诩的提前动手,确实保住了西凉集团的利益,可董卓已经死了,李儒也被捕处死,整个西凉集团,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各个军头的人。

贾诩对此早有设想凉州并非只有董卓一个重臣,这些人不论是凉州武人,还是士族文臣,都是认可的。

于是乎,贾诩陪着一众西凉将军,带着兵上门,然后深明大义,“请”出了几位元老:

敦煌郡名臣盖勋,正值病重,挂名司徒,录尚书事。

安定郡名将皇甫嵩,出任司空。

拜徐荣为镇北将军,接替左将军董旻为征讨河东的主帅。

同时召董旻回朝,拜车骑将军,并兼任太尉。

任命胡轸为光禄勋,执掌宫禁。

拜牛辅旧部,董卓认过的同宗,国舅董承,为骠骑将军,另一个国舅伏完为卫尉。

拜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分别为前、后、左、右四将军。

任命贾诩为京兆尹,录尚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