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中,如何确保审计工作的保密性及安全性?(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工程审计过程中,确保审计工作的保密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旨在保障审计工作的保密性:

一、加强涉密人员管理

强化保密教育: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观看失泄密警示教育片,通报失泄密典型案例,提高审计人员的保密意识和防失密、防泄密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审计项目进点前,应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人员保密守则》及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

明确保密责任:要求审计人员签署保密承诺书,明确其在审计过程中的保密职责和违反保密规定的后果。

二、严格管理涉密载体

规范涉密载体制作与收发:涉密载体应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和六位编码,并严格记录发放范围、数量。涉密载体的复制必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并视同原件管理。涉密载体的收发、传递要合理确定知悉范围,严格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流转、清退等程序。

安全保管与维修销毁:对涉密载体进行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被盗。涉密载体的维修、销毁必须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由定点单位进行维修,并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专门场所进行销毁,同时进行涉密载体销毁登记。

三、加强计算机和网络保密管理

配备专用保密设备:审计机关应配备涉密计算机、涉密打印机、“保密硬盘”等保密专用设备,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维护。这些设备不得连接互联网,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规范网络行为:禁止将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事项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或存储。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的原则,避免在公共网络上处理敏感信息。

定期安全检查:定期对笔记本电脑、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开展病毒查杀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加强对单位网站、办公平台等信息传播载体的流程管理,杜绝网络成为涉密信息的泄露渠道。

四、完善保密制度和监督机制

制定保密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保密要求和责任人。

定期开展自查与互查:定期组织保密自查和互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接受上级部门和有关机构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五、加强物理安全防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