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旋翼机首飞(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旋翼机的原理很简单,再加上有现代成熟的资料作为参考。

很快,吕华根据现有的吉斯-5发动机,巧妙地设计出了一款理论上极具可行性的40式旋翼机,并为其定下了内部代号“歼一”。

设计环节完成后,紧接着的任务便是搜集适当的材料和零部件,以构建出这款旋翼机的原型。

吕华深知当前时代的物资紧缺。

因此,在选材时,他明智地选择了能够大规模获取且成本较低的材料,以确保未来能够顺利实现批量生产。

在材料的选择上,吕华主要采用了木材,这种材料虽然不如金属坚硬和耐久。

但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加工,木材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升。

他运用了创新的层压木材技术,将多层薄木片紧密粘合,制作出了既坚固又轻质的板材,这些优质板材被用于构建旋翼机的机身主体结构。

对于无法使用木材的关键部件,如承重结构和连接件,吕华则选用了从本地钢铁厂获取的钢材进行制作。

幸运的是,自从我军成功光复了大原城,该地区的工业基础便为我军所用。

虽然设备相对陈旧,但对于吕华来说,这些资源已经足够支持他完成旋翼机的制造。

得益于现有的普通机床以及吕华自行设计的高精度机床,加之他身为机器人所拥有的超凡精确度,第一架旋翼机的制造过程比预期更为顺利。

在吕华的严谨指导下,工人们精心挑选木材,进行细致的切割和打磨,确保每一块木料都达到所需的质量和强度标准。

随后,利用层压木材技术,他们按特定的角度和序列将木片紧密粘合,制作出既结实又轻巧的板材。

这些板材依照吕华的设计图精确地组装成旋翼机的机身框架,线条优雅且结构稳固,每个细节都展示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在必须使用金属的部位,如旋翼机的关键承载点和连接部件,吕华选用了经过钢铁厂严格炼制的钢材进行增强,从而保证了整机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

旋翼的设计是整个制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吕华借鉴了现代旋翼机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当时的工艺条件,精心构思了旋翼的外形和结构。

并采用轻质钢材来打造旋翼叶片,以确保其既能承受飞行中的风力负荷,又能保持必要的柔韧性。

在旋翼机的动力系统上,吕华对现有的吉斯-5发动机进行了改造和优化,使其能够完美匹配旋翼机的操作要求。

同时,他还着手设计了高效的传动系统,以确保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能够顺畅且高效地传递到旋翼上,从而驱动旋翼机稳定飞行。

经过数日的连续奋战和不懈努力,第一架“歼一”旋翼机终于大功告成,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台“歼一”旋翼机,外观独特而引人注目。

整个机身呈现出流线型的设计,既显得优雅又不失力量感。

机身的涂色是迷彩,这种低调的伪装色在战场上具有重要的隐蔽性,能帮助旋翼机在执行任务时更好地躲避敌人的侦查。

最显眼的部分无疑是机身上方的大螺旋桨。

这个螺旋桨设计得既大又坚固,叶片呈现出优雅的弧线,仿佛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它是由轻质钢材打造而成,既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又减轻了整体的重量。

在飞行中,这个大螺旋桨会迅速旋转,带动整个机身升空,展现出旋翼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