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大早不爱吃腻的(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糙爷们看上去比宋垚之流踏实,但谁家好人一大早就喝烧酒,什么毛病这是!
好在老六拒绝烧酒,“那酒先留着,下次碰上余爷再共饮就是。让后厨做些热乎的,菜要清淡些,我媳妇早上不爱吃腻的。”
杜春枝轻嗤一声,“装模作样,比戏子演得还真。”
赵老六被挤兑,倒也不生气,“你若不喜,我下回便不这样说。”
两人早饭吃到一半,饭馆小二跑了回来:“六爷,衙门开了。”
这话说的,听起来像“饭馆开了”。
赵老六和杜春枝随人群走进衙门,知府张景在地方官员陪同下从里面走出来,宋家村里正宋怀瑜在大小官员中溜边,宋家村赵老六夫妇在外来人丁中溜边。
张景态度温和,说了些外来人丁也是兄弟,无论来自哪里,齐源府都一视同仁。如今将大家找来,是想问问大伙这几年生活得如何,知府将选一些能干的带在身边。
下面群情激奋,都觉得这知府可太好了。若是能被带走,以后不说飞黄腾达,怎么也比乡下泥腿子强吧。
有小吏上前,按照名录唱名,一一上前拜见。知府问话,问完如果让领十个鸡蛋,那就该回家回家,该种田种田。
若是给了一袋米,那就是收拾行囊,直奔锦绣前程。
这一桩桩一件件全是套路啊!
“赵虎”“赵启”“赵十二”……
杜春枝听到这些名字,终于明白赵老六没改姓,为啥不着急了,因为知府找来的,好多都姓赵!
赵是国姓,也是大姓,姓赵的遍地都是,来县城逛街,迎面都能遇上好几个!这姓真不用改!
念到的这些人里,年纪跟赵老六差不多大,而且是独身的,无一例外都领了一袋米。
杜春枝看了看赵老六,心道:这人果然鸡贼,户籍不是白改的,不然都不用问话,直接就给带走了。
很快,名录念到翠林镇,念到了宋家村。
“赵老六!”
六哥平时倍儿直的腰杆立刻弯了弯,佝偻着身体,带着杜春枝走上前去。那小吏问道:“你是前年到宋家村的?”
“没错,村里摇橹摆渡的艄公离世,恰好草民会摇橹,这便在宋家村落了户。”
知府张景往下扫了几眼,突然出声:“你本是个鳏夫,为何突然娶妻?”
没等赵老六说话,杜春枝道:“回大人,我汉子只能在近几日提亲,若是早几天,民妇还没和离呢。”
周围一片哄笑,杜春枝完全不以为意。这壮丁局看似风平浪静,其实险着呢,自己豁得出去,赵老六才能蒙混过关。
倒也不是自己有多想帮他,现在俩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个若是死了,另一个也别想蹦跶。
让旁人笑几声无妨,只要能顺利过关,回头跟赵老六要十两银子!
张景皱了皱眉,仔细打量了杜春枝一番,问道:“里正何在?”
宋怀瑜赶忙站出来,“这是我宋家村的杜春枝,她的确在前几日和离。和离后觉着日子苦,这才找个依靠。”